□ 通讯员 陈卫国
近日,陈家镇一宗因商铺租赁引发的“拉锯战”在民警调解下迎来最终结局——房东与租客从网上互撕、扬言对簿公堂到互致谅解,双方不仅签署补偿协议,更携手办理证照注销。5月16日,租客谢女士一家向陈家镇派出所送上“为民解忧暖人心 至真至诚显真情”的锦旗,为这场纠纷画上圆满句号。
事情要从今年的4月8日说起。当天,陈家镇派出所接到该商铺房东刘先生的报警电话,刘先生称在其商铺开馄饨店的租客谢女士故意毁损商铺墙面、剪断电路。
民警倪嘉俊调查后发现,双方的租赁合同原本于今年5月底到期,3月房东多次告知租客要涨租,谢女士不满涨租要求,也不愿提前退租,遂采取过激行为。
民警将双方带回派出所,通过“三所联动”平台开展调解,经多方认真释法说理,双方达成书面协议,由谢女士恢复损坏的墙面及照明设备,刘先生承诺不提前收回商铺。
但纠纷并未就此平息。4月10日回访中,民警发现双方出现了新的矛盾焦点:谢女士以“投入十余万装修费”为由,要求房东补偿证照办理及装修费用,刘先生不答应。双方僵持不下,进而互发攻击视频,并都撂下狠话要打官司,矛盾再度升级。
为打破僵局,民警倪嘉俊开启“全维调解”模式:一方面实地走访周边商户,厘清装修投入实情;另一方面采取“背对背”沟通,分头向双方解析《民法典》租赁条款,算清“经济账”——若继续僵持下去导致商铺空置,房东每月损失租金,租客设备折旧每日照出。同时发动邻里商户组成“劝和团”,以“租赁一场亦是缘分”的温情疏导化解对立情绪。
经过多次调解,5月14日租赁双方终于心平气和坐到一起商谈。经调和,双方同意折衷方案:房东免除承租方三个月房租,承租方保留原有装修不拆除,只搬离设备,并现场结清2000元水电费。
为确保调解不留“后遗症”,民警倪嘉俊次日全程陪同谢女士办理税务清算、工商注销,用“闭环服务”杜绝纠纷再次发生。
“这次‘跟踪式服务’确保了矛盾的彻底化解。”事后,民警倪嘉俊心有感慨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