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区政协二届二十六次常委会会议召开
~~~竖新镇明强村打造复合红色文化体验空间
~~~
~~~区政协主席会议成员开展集体知情调研
~~~电动自行车新国标9月1日起正式实施
~~~
2025年08月23日 星期六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崇明老供销社“重生记”
竖新镇明强村打造复合红色文化体验空间

  □ 记者 郭杨如熠 摄影 邱家蓉

  喝一杯限定“火种”咖啡,用积分兑换粮票,在老物件里寻觅往昔……位于竖新镇明强村的80年代老供销社摇身一变,成了集茶咖体验、书籍售卖、老物件展示为一体的复合红色文化空间——“金油车桥·壹琳书局”,近日已正式对外开放。

  老供销社华丽转身

  在1929年中共崇明县委机关旧址陈列馆西边500米处,全新开业的“金油车桥·壹琳书局”颇具人气。门口牌匾上,“金油车桥”四个大字十分醒目。这个老供销社旧址,原先是当年常见的一层平房建筑,如今被赋予了全新的构造格局和功能,成为村里的旅游新亮点,吸引游客纷至沓来。

  步入书局,右手边是咖啡销售区域。限定“火种”咖啡是店内爆款,搪瓷缸咖啡杯令人耳目一新。“以咖啡为媒,弘扬红色历史、传承建党精神”,是设计者的创意初心。

  书局里,历史的温度不只在咖啡里。精选的红色主题书籍、文创赋予了空间更多的精神内涵——笔记本、帆布袋等红色文创让游客能够将红色精神带回家;《红星照耀中国》《写给青少年的党史》等红色书籍给予游客重温革命历史的机会。

  “壹琳书局作为1929年中共崇明县委机关旧址陈列馆的配套红色主题场所,在设计中融入这些红色元素,也算是一个呼应。”书局主理人庄建铜说。

  空间最西侧的“时光供销社”区域,完美复刻了老供销社的经典场景。货架上摆满了老式饼干、麦乳精、橘子汽水等怀旧零食,还有铁皮青蛙、弹珠、小人书等童年玩具,还陈列着多件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老物件,回忆感满满。

  在这里,你也能见到不少年轻面孔。“这家店太有意思了,既有怀旧韵味,又充满现代创意,还能在红色主题中感受家国情怀。”00后吴熠是一名大一学生,趁着放暑假,她和同学相约来壹琳书局打卡。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里消费满99元,就能获赠一张“老粮票”,颇有怀旧情怀。吴熠用获赠的两张粮票,兑换了一只铁皮青蛙。“这些老物件承载了无数珍贵的回忆,有特别的意义。”

  现代生活里的“精神寻根”

  供销社,这个盛极一时的“老字号”,曾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时代变迁,供销社的功能慢慢减弱甚至消失,明强村的老供销社也面临着同样的处境,因此闲置了十余年。去年9月,明强村村委会以“五好两宜”和美乡村试点建设为契机,对老供销社进行了旧房改建和房屋结构的优化。

  今年年初,来自上海的壹琳文化有限公司作为投资运营方,接手了这座已经完成外部粉刷和修缮的历史建筑,开始实施内部结构装修和设计,将其打造成了一个融合了传统与现代的独特空间。

  在这方空间里头,承载了三段时光的记忆,繁荣于清朝的“金油车桥”、中国共产党人种下的革命火种和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生活碎片。

  “空间设计上,我们在保留一定时代感的同时,植入了大量的现代元素,咖啡文化、书香文创都在这里找到了它们的归宿。”庄建铜告诉记者,为了更好地还原80年代供销社的橱柜和营收台的样子,装修团队把原本定制的原木色柜体刷上了墨绿色油漆,而装满柜台的一个个老物件,一部分是他们在村委会的帮助下,花了近半年时间,去当地村民家里搜罗的,另一部分是由竖新抗日战争博物馆友情赞助。

  据介绍,油车桥镇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凭借兴盛的土布贸易与榨油业务,成为了当时崇明最富庶的四大集镇之首。这座历经百年沧桑的老镇,曾有着“金油车桥银堡镇”的美誉。油车桥镇曾是崇明最繁华的商贸市场,其中一处供销社就是如今壹琳书局的前身。“我们知道这些历史之后,希望能通过设计让老屋焕新,让这个金字招牌回归。”庄建铜希望,历史文脉可以更好地传承下去,正如书局的名字“壹琳”一般,拥有美好的寓意。壹字取“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之意,琳字寓意珍贵如玉,意思是希望书局能够越办越好,且能有更多红色文化场馆在崇明涌现,将“星星之火”发展为“燎原之势”。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综合
   第04版:画刊
   第05版:生活
   第06版:悦读
   第07版:法治
   第08版:绿岛
优化营商环境 壮大实体经济
崇明老供销社“重生记”
国风茶馆受青睐茶文化焕发新活力
多措并举推进“无废城市”建设
守护市民“车轮上的安全”
夏秋交替“贴秋膘” 温润滋补有讲究
崇明报要闻02崇明老供销社“重生记” 2025-08-23 2 2025年08月23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