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悦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5年06月14日 星期六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乡愁:永恒的情感与时代的回响
  乡恋(资料图片)

  □ 黄企生

  乡愁,作为人类一种亘古不变的情感,千百年来始终萦绕在人们心间。

  从“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李白,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杜甫,无数文人墨客都曾用笔墨将这份对故乡的思念化作动人诗篇。它不仅是简单的思乡之情,更是一种文化记忆,承载着人们对生命根源的追溯与认同,在时代的发展浪潮中,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与使命。

  乡愁首先体现为对故乡自然景观的深刻记忆。

  故乡的一街一屋、一草一木,都深深烙印在游子心中。潺潺小河,曾是儿时嬉戏的乐园,在水中摸鱼、抓螃蟹、钓黄鳝,打水仗,清凉的河水承载着无尽的欢乐;广袤田野,孕育着生命的成长,春日里的嫩绿新芽,秋日里的金黄麦浪,见证着四季的更迭与岁月的流转。无论身处何方,故乡那独特的自然之美,总会如梦境般在脑海中浮现,成为心灵深处最柔软的慰藉。

  故乡的人文风情,同样是乡愁眷恋的重要对象。

  民俗文化与传统节日,是故乡独特的文化符号,承载着无数欢乐与回忆。春节时张灯结彩,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守岁,感受着浓浓的年味;端午时吃着香喷喷的粽子,记得有一年,公社举办龙舟竞渡,鼓声震天,人们在呐喊助威中传承着古老的习俗;中秋时赏月团圆,品尝月饼,寄托着对亲人的思念与祝福。这些习俗不仅是文化的传承,更是连接游子与故乡的情感纽带。

  此外,故乡的方言,尤其是崇明话,那熟悉的语调、亲切的乡音,更是有着神奇的力量,只要听到,便能瞬间唤醒内心深处的记忆,仿佛回到了故乡的怀抱。

  对故乡亲人朋友的牵挂,构成了乡愁中最为温暖而深沉的部分。

  父母的辛勤养育,从牙牙学语到蹒跚学步,每一步成长都凝聚着他们无私的爱;长辈的关怀教导,教会我们做人的道理与生活的智慧;儿时伙伴的嬉戏玩耍,那些纯真无邪的时光,是生命中最珍贵的宝藏。

  随着时光流逝,亲人的面容或许会被岁月刻上皱纹,但那份亲情、友情却愈发醇厚,成为游子在异乡拼搏的精神支柱。

  在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乡愁这一古老的情感也悄然发生着变化。

  一方面,科技的进步改变了乡愁的抒发方式。

  过去,人们只能依靠书信、口信传递对故乡的思念,一封家书往往要历经漫长的等待才能送达,字里行间饱含着深深的牵挂,“家书抵万金”便是对那份珍贵的生动写照。而如今,电话、视频通话等便捷通讯方式,让人们能瞬间与故乡的亲人“面对面”交流。然而,这种便捷在某种程度上却稀释了乡愁的浓度,信息的快速传递,让乡愁少了那份等待的煎熬与收到书信时的欣喜若狂。

  另一方面,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许多人的故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曾经宁静的乡村逐渐被高楼大厦取代,熟悉的田园风光、古朴的村落建筑渐渐消失不见。游子们的乡愁中,除了对故乡的思念,更增添了一份对故乡变迁的感慨与失落。

  我们怀念的不仅是故乡的旧模样,更是那段回不去的童年时光和宁静悠然的生活。

  但时代的发展也为乡愁赋予了新的使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游子开始关注故乡的发展。他们带着在外积累的资金、技术和新的理念回到故乡,投身家乡建设。有人投资创办企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创造就业机会;有人致力于挖掘和传承故乡的传统文化,让古老的技艺和民俗重新焕发生机。这些游子将乡愁转化为实际行动,为故乡的经济腾飞和文化传承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同时,时代的发展也促使我们对乡愁有了更深刻的思考,我们愈发意识到,保护故乡的文化遗产和生态环境,就是守护我们的乡愁。只有让故乡在发展中保留其独特的魅力和韵味,乡愁才能有真正的寄托之处。

  品味乡愁,恰似品味一杯陈酿的美酒,愈品愈有滋味。品味乡愁,能让我们感受到故乡的温暖。在异乡漂泊,无论经历多少风雨,遭遇多少挫折,故乡永远是心灵的避风港。

  想起故乡,脑海中便会浮现出熟悉的街道、亲切的邻里,那些儿时在故乡小巷里穿梭、与小伙伴嬉戏的无忧无虑的快乐时光,成为治愈心灵创伤的良药。每当遇到困难,只要想起故乡,心中就会涌起一股力量,支撑着我们重新振作,勇敢前行。

  品味乡愁,还能让我们领悟到生命的意义。故乡是我们生命的起点,见证了我们从懵懂孩童到成熟个体的整个成长历程。

  在故乡的土地上,我们学会了走路、说话,懂得了做人的道理,故乡的街道、田野、人文,如同无声的老师,滋养着我们的灵魂,赋予我们独特的气质与品格,让我们成为有根有魂的人。品味乡愁的过程,就是回顾生命轨迹、思考生命价值和意义的过程。

  然而,品味乡愁并非是一味地沉浸在过去的回忆中,而是要从乡愁中汲取力量,勇敢地面对未来,带着对故乡的思念和热爱,在人生道路上努力奋斗,用实际行动为故乡争光,为自己的人生添彩。

  在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守护乡愁已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守护乡愁,首先要从保护故乡的生态环境做起。

  故乡的一房一木,一草一水,是乡愁的重要载体,若植物不再翠绿,绿水不再清澈,乡愁便失去了依托。

  我们应该加强对故乡生态环境的保护,减少污染排放,合理开发利用资源,让故乡的自然景观保持原有的美丽与生机,让游子无论何时归来,都能看到记忆中那片熟悉的绿水田园。

  乡愁,是我们心灵深处永恒的情感,是对故乡的眷恋与思念,是对生命根源的追寻。

  在时代的发展中,它不断演变与升华,既有对过去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期许。

  珍视这份乡愁,品味它、守护它,让它成为我们精神家园中永远璀璨的光芒,无论走得多远,都能记得自己的来处,找到心灵的归宿。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综合
   第04版:画刊
   第05版:生活
   第06版:悦读
   第07版:法治
   第08版:绿岛
乡愁:永恒的情感与时代的回响
茶歇微语
木性,人性!
崇明报悦读06乡愁:永恒的情感与时代的回响 2025-06-14 2 2025年06月14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