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明媚,惠风和畅,年前自助去了杭州一游,按预案,再去岳王坟前拜忠魂。
小少时就喜欢看岳飞的故事,对这位民族英雄的敬仰爱慕深植于心田。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公私兼顾停留杭城时,兴冲冲赶往岳飞墓,不料被告知关闭已久,称帝王将相不值得观瞻。我忿忿然拂袖而去:“胡言乱语!”
而今是第三次拜谒岳武穆了。进入岳王庙。从忠烈祠前经过,前往墓园区,照壁上潇洒刚劲楷体大字“尽忠报国”映入眼帘,令人肃然起敬。
穿过墓门,缓步旁列石人、石兽的墓道,岳飞墓在正中,碑刻“宋岳鄂王墓”。石栏围护的圆形大墓绿草凄凄,周围古柏森森,供桌上摆满了游人敬献的鲜花。
我弯腰放下花束,肃立鞠躬后,绕墓一周行着注目礼。
君昏臣奸,风雨如晦。绍兴十一年腊月廿九日,岳飞被以“莫须有”罪名杀害。
天下之大,竟容不下三尺孤坟!是狱卒隗顺,置安危于度外,偷偷将忠烈遗体背负出狱,越过城墙,草草埋葬在钱塘门外九曲丛祠边,旁树“贾宜人墓”碑掩人耳目。
隗顺临终前,将当年安葬岳飞经过、地点、标识告诉儿子,交代说,岳元帅蒙冤致死,总有洗雪的一天,朝廷若是寻觅元帅遗骸,可据实禀告。
绍兴三十二年秋七月,孝宗皇帝继位,命为岳飞平反昭雪,谥号“武穆”,同时以官职为赏,求知道者贡献岳飞骸骨。
临安府据隗顺之子的报告,找到了岳飞骨殖。经历了二十载风雨沧桑,忠魂终得安息于栖霞岭南麓,了却了天下惦挂人的心愿。“青山有幸埋忠骨”,西子湖畔添一万众凭吊处。
正沉浸在史事中时,传来千贼万贼怒骂声。我会意一笑,果是游客围着面墓而跪的铁像手指口斥:“罪有应得!”“奸贼该死!”“卖国贼死有余辜!”……
解气,快哉!
我从心底里感谢跪像的发明者——明朝成化年间浙江布政司使周木。是他,顺应民意,做了一件无量功德事。
据清·王应奎《柳南随笔》,此君为政清明,崇尚先贤,上任伊始祭拜岳墓时,见众多游人七嘴八舌斥责秦桧夫妇东窗定计陷害忠良,咬牙切齿至有声泪俱下者。灵感顿生,下令采来山上顽石,凿成秦桧及其妻王氏跪像,置于岳王坟前。后又增添了害死岳飞的另两个权奸万俟卨、张俊跪像,使成四奸长跪,一式的弓背低头反接双手,现负罪伏罪之状。
自后世代相传,见怪不怪:跪像引来游人纷纷围观,有骂的,有笑的,有讥讽的,有吐沫的,有砖石敲打的,真是痛快人心!
今日,此种情状再现。一拨游人对着跪像戏笑怒骂,有人将橘子皮向秦桧头上摔去。另一个伸出阳伞朝着王氏戳去,保安急忙制止:“文明旅游,爱护文物。”
我斜对面的汉子尖起嘴巴,正欲狠狠啐一口,听到保安警告,到嘴边的口水咽了下去,怒气冲冲地瞪着秦桧王氏。
憎爱分明的共性使然,古来无以计数的游人,敲击跪像以泄胸中之恨,久而跪像毁损,面目难辨。后人于是重置,置了又毁,再毁再置……
曾作有心人,或在开卷有益时得之,或查阅正史野史,获悉五百多年来,跪像重置了九次,曾将个中情形写成《岳王坟前四奸跪像废铸几多回》一文,发表于杭州《文化娱乐》、香港《大公报》。
置者,欲不朽其形,使奸邪丑态毕露久远;毁者,欲速碎其像,为忠烈报仇雪耻解气。
从《柳南随笔》知,初时的跪像由石头凿成,虽然坚硬,但受敲击容易碎裂。正德八年都指挥李隆改以铜冶,虽然坚韧,但受敲击容易变形。万历二十二年,浙江按察副使范涞又改用铁铸,使坚、硬、韧兼具,但也总难逃被毁损的命运!。
又据清人李卫《西湖志》,鉴于游人屡对奸像唾吐尿面,秽气剌鼻,虑及有亵岳武穆忠魂,于是用木栅围住。为时不长,栅折栏倒,以后又迭次立栅,迭次摧毁,跪像被挞击如故。
如今的四奸跪像,以坚固的金属栅栏圈围,悬挂警示牌,又有专人宣传防范。那是1979年重修岳王坟时装备的,在于保护文物,防止毁损跪像的历史重演。
“正邪自古同冰炭,毁誉于今判伪真”,我默诵着墓前望柱上的联语,油然而生感慨,古来正义与邪恶如水火不相容,岳飞横遭诬陷,背负了屈辱,损害了声誉,但终究真相大白,善恶昭彰:忠烈名垂青史,赢得千载崇敬爱戴;国贼遗臭万年,引来世代唾骂挞伐。
愿岳元帅泉下有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