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绿岛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0年04月01日 星期三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浅说“分龙雨、回龙雨”
  □ 阿能

  崇明天气谚语中有“五月廿分龙廿一雨,水车放勒弄堂里;五月廿分龙廿一晴,拔起黄秧就种豆;廿三落子回龙雨,一百廿天晒龙衣。”谚语中的“分龙、回龙”指的是什么呢?

  有专家认为,“分龙”的说法始自北宋年间。北宋陆佃《埤雅》:“五月分龙后,其龙各有分域,往往隔一辙而异,因谓之‘隔辙雨’”。此处的“五月分龙”指农历五月二十日这天,所谓“其龙各有分域”,古人以为,龙能兴云作雨,但农历五月二十日后,却各司其空域。“隔一辙而异”是说哪怕隔开一条车辙,也有雷阵雨下得到和下不着之别。真实地写出了夏季雷阵雨时的天气状况。夏季的雷阵雨是由于地面温度过高,产生强烈的对流作用形成雷雨云后产生的。该云移到哪,雨就下到哪;该云有多大范围,雨就下多大范围。因此,崇明人也有:“夏雨隔牛背,乌鸦湿半翅”的说法。

  出生苏州吴县的宋代词人叶梦得在《避暑录话》中说:“吴俗以五月二十日为分龙日。前此夏雨时行,所及必遍。自分龙以后,或及或不及,若有命而分之者。故五六月间,每雷起云簇,而不移时,谓之过云雨。虽二三里亦有不同。”叶梦得所说的“过云雨”即陆佃所谓的“隔辙雨”。

  明代著名科学家徐光启所著《农政全书·卷十一·农事·占候》“五月”条载:“分龙之日,农家于是日早,以米筛盛灰,藉之纸,至晚视之,若有雨点迹,则秋不熟……五月二十日大分龙,无雨而有雷,谓之锁天门。”有大分龙者,必有小分龙。那么“小分龙”是哪一天呢?清代苏州吴县人顾禄《清嘉录》“分龙雨”条载:“四月二十日为小分龙,五月二十日为大分龙,分龙次日雨,主丰稔。”在同一条中,顾禄还说:“二十日为分龙,俗以分龙之次日雨,谓之分龙雨,主雨旸调顺,岁必有秋。有‘二十分龙廿一雨,水车搁拉弄堂里’之谚。又云:‘二十分龙廿一雨,石头缝里都是米’。自是以后,分方行雨,俗谓之‘夏雨隔爿田’。”蔡云《吴歈》云:‘南阡朗日带长虹,北陌顽云斗疾风。偶凑分龙得新雨,山村水荡说年丰’”。顾禄所说的“俗谓之‘夏雨隔爿田’”和崇明人所谓“夏雨隔牛背”意思何其相似尔。

  在徐光启《农政全书·卷十一·农事·占候》“五月”条中还记载了一则故事:“或问:‘此处无雨,他处却雨,如何?’老农云:‘晴雨各以本境所致为占候也。幼闻父老言:前宋时,平江府昆山县作水灾,邻县常熟却称旱。上司谓接境一般高下之地,岂有水旱如此相背之理?不准后申。其里人直赴于朝,诉诸史丞相。丞相怪问,亦然。众人因泣下而告曰:昆山日日雨,常熟只闻雷。丞相谓:有此理。悉听所陈’。至今吴中相传以为古谚。又谚云:‘夏雨隔田晴’,又云:‘夏雨分牛脊’,又云:‘龙行熟路’,正此谓也。’”

  在同一条中,徐光启还说:“谚云:‘二十分龙廿一雨,破车搁在弄堂里。二十分龙廿一鲎,拔起黄秧便种豆。’”前一句是顾禄的“水车搁拉弄堂里”和崇明人所说的“水车放勒弄堂里”的出处,后一句是崇明谚语“五月廿分龙廿一晴,拔起黄秧就种豆”的来源。

  “廿三落子回龙雨,一百廿天晒龙衣”是说农历五月廿三重复前一天下的雨叫“回龙雨”,这天如下雨,则一百廿天后为晴天,可以晒衣服。按秦卫堂先生的说法,这是长周期天气状况的一种“韵律”。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综合
   第04版:画刊
   第05版:文化
   第06版:农业
   第07版:校园内外
   第08版:绿岛
浅说“分龙雨、回龙雨”
唾沫横飞
堡镇渔港
再谒岳王墓
故乡行
节录荀子劝学
崇明报绿岛08浅说“分龙雨、回龙雨” 2020-04-01 2 2020年04月01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