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巨胜
节气过了处暑,北方已凉意渐浓,南方还是溽热不退,连续高温维持在35℃以上。中元节后一天时令正式入白露,秋天的开端,反映在气候上,早晚有了几分凉意,树梢带起的风也给人惊喜。再过一个礼拜,气温明显下降,标志着酷夏的终结。
时令的月饼按照惯例提前两个月入场,现在到了热销的时候。因为对禅道的热忱,结识了寿安寺院的证一法师,中秋节前蒙他赠与寺庙特制的素月饼两盒。早上起来,以云南野山茶佐以百果、桂花味的素月饼,有素淡的清欢。永嘉玄觉禅师道:“江月照,松风吹,永夜清宵何所为?”转眼又到了可以在庭院中、窗影下静静看月、赏月的好时节。其实,何处不可看月?何时不可赏月?总觉得最明最亮的月是中秋的月,最好吃的是中秋的饼。“移花兼蝶到,达摩道不知”,那是空无与真实的幻相,最忆的是江南的桂花之影和如水月色。
秋日霜降,是番薯和芋艿收获的时节。急于尝鲜的乡人于白露前后就开始采掘食用。从前乡下过中秋,除开从供销社购的月饼,花生、番薯、芋艿三物就是佳节佐兴的绝妙食物了。三物虽本质清淡,却因各种不同的吃法而升华,体验另类的新鲜和口感。崇明当地的芋艿个头不大、圆如鸡蛋,置于铁锅蒸熟,趁热剥皮,蘸以椒盐,风味绝妙。番薯煮熟或烤熟后,剥去薄皮,香甜软糯。而花生刚从地里采摘出来,还没在日光下曝晒,保留了足够的水分,煮后去壳,其色呈乳白,鲜嫩可口。如今三物超市卖场一年四季有供,而于农历白露前后,在地里采摘,就地取材,吃的是新鲜,吃的是情怀。
秋色无高下,花枝自短长。桂花清可绝尘,浓能远溢。绣球、石蒜可堪观赏。玛格丽特如春天公路边的雏菊,绽放小小的雪白。乡下农舍篱笆,最常见的是一串红,于空阔处野蛮生长。蝉鬓影处是漫长的时光。树是一味地绿,云是一味地白,天是一味地蓝。
中秋近了,想道声天凉好个秋,却是好花好天,岁月静好,恰似那中年的心境,像极了盘中的食蔬,极寡淡,接近于空,接近于无,接近于“无时间性的永恒当下”。
中秋是时空轮回的起点,还是终点?黄檗禅师说:吃饭去!厨房里有乡下亲戚送来的番薯、芋艿和花生,锅中已冒出秋天植物的热气和香气。
(写于处暑时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