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学生文萃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5年04月12日 星期六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自由地想象

  □ 徐奕文 上实东滩高中 高二(4)班

  爱迪生有言:“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诚然,随着知识的增长,我们的想象力也在不知不觉中消失。于是,有人从孩童身上得到结论——知识束缚了想象力。进而,有人提出:只有怀着空白之心,才能获得想象灵魂。

  这一论证有其充分的合理性:想象力是认知世界的源动力。在无所依傍的想象之中,我们的探索不断深入,也不断删去了一个又一个不切实际的想象。然而,随着了解的深入,我们难以像刚开始时那般的“幻想”了。在重重的限制之下,我们逐渐从“不能想”到“不敢想”。我们开始本能地逃避想象。于是,不时地抽离自我,以空白之心再度接触,兴许能产生思想的火花。

  然而,再度审视这一论点,我们的探索仿佛是在倒退而非前进。在空白的自由的想象中,我们或许只能拥有郑渊洁童话故事般的幻想——尽管瑰丽而神奇,然而童话故事永不可能变成科技生产力。只是一种浮于表面的思考,难以挖掘事物的内在属性。

  对此,万维纲提出了一种新的想象:我们应有所依傍地想象,在一定范围内想象。这是一种有别于人想象本身的行为,是一种更高维的思考。此时,保持空白之心成为一种能力而非一种本能。如何“把全人类走过的路都当作是我走过的路之一”,这亦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当所学知识变为“常识”,这或许是“想象”提出的更高要求。

  保持空白是必要的,想象是重要的,而有选择地保持空白是迫切需要的。著名哲人曾言:“乐观,甚至是不可救药的乐观,是一种责任。”这样的空白,是内心情感的空白。在重重限制中找到一条路,需要一种“不可救药的乐观”。是坚毅,是执着,是勇气。在所有知识之上,依然能空白地想象。

  同时,我们也应当注重想象与知识的平衡。知识引领着想象的方向,而想象又为知识的探寻指明道路。知识是一切想象的原材料。不忘本来,也面向未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综合
   第04版:公益广告
   第05版:生活
   第06版:农业
   第07版:学生文萃
   第08版:绿岛
自由地想象
书法
江上青山
图画
做扎根泥土的芦苇
警惕“自我”成为“真我”
崇明报学生文萃07自由地想象 2025-04-12 2 2025年04月12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