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企生
“沉默是一种处世哲学,用得好时,又是一种艺术。”朱自清先生的这句话深刻地道出了沉默的价值。
沉默并非是懦弱或无能的表现,而是低调与智慧的彰显。人生就是一场个人的修炼,要懂得慢慢培养自己沉默的美德,克制住对别人辩解的欲望。
杨绛先生一生淡泊名利,面对外界的诸多赞誉与纷扰,她选择沉默以对,克制人性爱慕虚荣的欲望。
杨绛在创作颇丰、声名远扬时,没有在掌声与鲜花中迷失,而是默默深耕文学沃土,修炼对生活的深刻感悟,翻译出《堂吉诃德》,研究哲学思想,写出《我们三》《洗澡》《走到人生边上》等著作。她的沉默,让她避开了尘世的喧嚣,潜心于学术与创作,终成一代大家。这种低调何尝不是一种充满智慧的选择。
杨绛的沉默不是退缩,而是积蓄力量,因为,沉默的人,低调的人,总是在学习、反思,总是在进步。这是锚定目标而专注前行的智慧。
沉默,是在喧嚣世界中为自己保留一片宁静的天地,在低调中沉淀智慧,等待厚积薄发的时刻。如尼采的那句话:“谁终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
有人习惯认为等待是静止的,其实,春芽顶破冻土前的每一秒,都在丈量着黑暗的深度,寻觅着温暖的气息。
等待的光阴从未虚度,所有看似停滞的等待,都是在完成更精微的生长。当种子终于走出漫长的甬道破土发芽,才会知晓那些等待中默默穿过的路,早已成为生命年轮里最珍贵的所在。
沉默,不是无话可说,而是选择在喧嚣中沉淀。它是一种低调的智慧,如同深海,表面平静,内里却蕴藏着无尽的力量。
沉默让人学会倾听,在安静中看清本质,避免无谓的争执。它也是一种克制,懂得何时该言,何时该止。
正如古人所言:“大辩若讷。”真正的智慧往往藏在无声处。沉默不是逃避,而是为了更好地积蓄力量,在合适的时机,发出最有力的声音。
可以这么说,当一个人选择沉默的时候,并不是懦弱,也不是无能。而是已经想清楚了,生活是自己的,人生也是自己的,跟人计较也好,跟人解释也罢,都在浪费自己的能量。有时候我们不如选择沉默,善待自己,让自己更安静更松弛地过好当下的生活。
林语堂曾感慨:“以声辩声,不如无声辩声,以言辩言,不如以无言辩言。”
余生,我们可以在适当的时候选择沉默,不要让自己想得太多,也不要顾虑太多的人和事,只要把自己的内心安顿好,把自己的生活照顾好,那么我们的人生,一定会变得越来越幸福美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