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驿站是创新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整合基层矛盾纠纷化解资源和力量向引导和疏导端用力,完善调解、信访、行政复议、诉讼等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的实验田。
2024年7月,三星镇南桥村驻村指导员陆宇洋在与三星镇司法所和庙镇人民法庭的工作交流中,萌生了共同打造一个集多元解纷、普法依法治理、公共法律服务、巡回审判等多项功能为一体的法治驿站的想法。之后在三方的共同努力下,经过实地考察,整体设计和装修施工,法治驿站初具雏形。
据了解,陆宇洋作为驻村指导员,一直思考着如何把司法便民与为民解忧有效结合,而法治驿站的建立,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该法治驿站成立后,南桥村及三星镇其他村(居)的百姓均可以与驻村法官、宜章专业调解团队、村(居)法律顾问等进行零距离沟通交流,接受优质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务,从而方便快捷地解决群众之间的矛盾和纠纷,让百姓们真切感受到了司法的温度。
2024年8月,在区委社会工作部、区人民法院、区司法局和三星镇人民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瀛在无讼,南桥法治驿站”在南桥村村委会正式启用。启用当天该法治驿站内就进行了一场关于分家析产法定继承的社区巡回审判,该案件是崇明开展“巡回审判赋能基层治理”试点的第一个案件,这次审判对于从源头预防和解决基层社区纠纷,破解基层治理难题,具有一定的示范意义。
法治驿站启用之后没多久,又进行了一场关于因骨灰盒误埋引发民事纠纷的社区巡回审判。这场“家门口的庭审”,不仅化解了因误埋骨灰盒引起的邻里纠纷,更让村民真切感受到法治的温度与力量。
该案因一村民将骨灰盒落葬在邻居自留地引发纠纷,双方的矛盾僵持了数月。驻村指导员及村委会得知情况后提前介入,精准摸排纠纷根源,之后联动司法所进行调解,以《民法典》为依据,结合村规民约和邻里情理,耐心释法说理。
多次调解后,原告方提出了自己承担迁移骨灰盒的相关费用,要求被告方在“大寒”节气将误埋的骨灰盒迁走的方案,但被告方始终不接受这个解决方案。
见被告方态度强硬,经驻村指导员、村委干部与镇司法所商议,建议原告方依法提起诉讼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原告方提起诉讼后,南桥村法治驿站主动对接基层法庭,将巡回审判现场“搬”到村民身边,庭审当天镇人大代表、南桥村村民代表、党员代表等旁听了庭审。
2025年1月庙镇法庭正式判决原告胜诉,并结合民俗,将执行时间定在“大寒”节气期间,最终被告在执行期限内完成了骨灰盒迁移,“巡回审判赋能基层治理”试点的第二个案件圆满完结。
接下来,南桥法治驿站将继续深化“巡回审判+多元调解+精准普法”模式,针对农村高发的赡养、借贷、土地纠纷等问题,推出更多的普法活动,让法治驿站真正成为村民“信得过、用得上、离不开”的贴心阵地,为乡村振兴注入坚实法治力量!
□ 三星镇司法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