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悦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从贾平凹《河山传》中的饮食描写谈起
~~~
~~~——《沙地之恋》后记
2025年02月19日 星期三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年味是传承与眷恋

  在我的记忆中,年味总是与父母忙碌的身影、喷香的年夜饭紧紧相连。

  团圆饭

  小时候,盼望着过年,是盼那新衣、美食、鞭炮,还有压岁红包。如今,我们都已长大,结婚后与父母分开居住。年,于我们来说又有了别样的滋味。

  虽然和父母家住得很近,每天也能照面。但是每当春节,站在家门口,感觉那熟悉的门牌号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年初三是妈妈的生日,推开门,父母那满是欣喜的面容映入眼帘,他们的头发已经全白,皱纹也布满脸庞,可看向我的眼神,依旧满是宠溺。

  以往,团圆饭、生日饭都是父母掌勺。厨房里,母亲切菜配菜,父亲生火炒菜,两人配合默契。那些美味的红烧羊肉、清蒸大闸蟹、凉拌金瓜丝、崇明糕、豆沙圆子、长寿面……是年的味道,也是家的味道。而今年,看着父母日渐年迈的身躯,我和老公决定亲自下厨,为他们做一顿团圆饭,烧几个妈妈喜欢的生日菜。

  我系上围裙,站在厨房里,却有些不知所措。看着案板上的食材,不知从何下手。切菜时,刀在手中显得格外笨拙,菜的形状也是五花八门。想起母亲切菜时的干脆利落,心中满是惭愧。还好有老公掌勺,倒油、点火、下锅、放调料、出锅一气呵成。在一阵手忙脚乱中,饭菜终于上桌。卖相虽不怎么样,但父母吃得格外香甜。母亲笑着说:“女婿女儿做的饭,就是不一样。”父亲也在一旁点头附和。那一刻,我才明白,父母在乎的不是饭菜的味道,而是这份心意。

  收红包

  吃完这顿充满爱意的新年饭,伴随着崇明水仙花的香味,父母迫不及待要我视频连线远在国外的两位姐姐,隔着屏幕就能感觉到我们彼此之间浓浓的思念。大姐的一声“姆妈”,二姐的一声“爸爸”,顿时让年迈的父母泪眼婆娑。在万分不舍中切断了连线,一家人围坐下来在电视机前看文艺演出,电视里欢声笑语,我们也跟着乐。文艺演出没看满半小时,老爸已在沙发上打起了呼噜,而此时母亲站起身,拄着拐杖步履蹒跚地走进里屋,出来时手里多出了三个红包,笑眯眯地递给我。我一愣,忙说:“姆妈,我们都这么大了,你的外孙女也工作了,不用给红包了。”母亲却执意塞到我手里,说:“在我们眼里,你们永远是孩子。”接过红包,手心里传来的温热,直达心底。

  小时候,收红包是理所当然,满心欢喜。如今,再次收到父母的压岁红包,心中更多的是感动与不舍。这红包里,装的不仅是钱,更是父母对我们无尽的爱与牵挂。

  窗外,邻居家的鞭炮声此起彼伏、远处的烟花照亮了整个夜空、新年氛围灯在阳台上闪烁着喜庆的光芒。在这热闹的氛围中,我看着身边的父母和亲人,心中感慨万千。

  年味,不仅是团圆的喜悦,更是一份传承的责任,也是父母给予的那份永远不变的宠爱。尽管时光流转,角色变换,但家的温暖,年的味道,永远不会改变。

  □ 陈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综合
   第04版:画刊
   第05版:生活
   第06版:悦读
   第07版:法治
   第08版:绿岛
塑造一个时代心灵和精神的容器
年味是传承与眷恋
深情的恋歌
崇明报悦读06年味是传承与眷恋 2025-02-19 2 2025年02月19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