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2年08月17日 星期三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00后”大学生高温天变身“大白”“小蓝”
青春,在抗疫一线闪光
▲ 沈佳亮为村民扫描核酸码(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 记者 石思嫣

  每年暑期,很多大学生都会进行社会实践。而在这个夏天,一些“00后”大学生不约而同地,做出了一个特别的选择,变身“大白”“小蓝”,在挥洒青春的汗水中蜕变成长。

  做一名反哺志愿者

  家住港西镇北双村的沈佳亮,是上海海事大学一名即将升大四的学生,从今年4月开始,他就参与防疫志愿活动,如今已成为社区防疫的“老兵”。

  “小时候村里的哥哥姐姐都很照顾我,现在我长大了,应该挺身而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所以这次有人询问我愿不愿意做志愿者,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沈佳亮口中的哥哥姐姐,是“小英工作站”的志愿者们。由于父母是听力残障人士,小时候家庭条件不好,依靠着政府的帮扶以及志愿者哥哥姐姐的关照,沈佳亮度过了一个温暖的童年。于是,沈佳亮成为一名反哺志愿者。

  4月起,他主要负责“核酸码”扫码登记工作。每次全村核酸筛查时,他都早早起床,赶到点位上做好准备工作。经过多日的锻炼,他从最初的生疏,到可以顺畅地操作扫码软件。尽管当时还要上网课,但他尽量参与每一次核酸采样任务。

  对于村里腿脚不方便的老人,沈佳亮会跟随采样人员入户协助采样。每次,他都骑着电瓶车,跟随在采样车后面。由于村里地域广,每次都要花上小半天时间,但看到村民配合采样工作,并对他表示感谢的时候,他觉得一切的付出都值得。

  经过这几个月的志愿服务,沈佳亮告诉记者,原本有些社恐的他开始学会了如何与他人更好地沟通。特别是在和村里的老人打交道的时候,做事情也不再急躁,而是心平气和地去面对问题,解决问题。

  我和妈妈同战斗

  “我的妈妈是‘大白’,这次我也有幸成为一名防疫志愿者,真实地感受到她口中的不容易。”蒋晓静是上海海事大学即将升大四的学生,家住向化镇。她的妈妈是上海第十人民医院的核酸采样员,从3月开始就一直在院内进行核酸采样工作。这次趁着暑期,蒋晓静穿上“大白”服,亲身体验了一把,与妈妈一同战斗。

  为了做好核酸检测工作,蒋晓静克服了晚起的习惯。“说实话,早起对我来说,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蒋晓静说,每次核酸检测从清晨5点半开始,前一晚自己会睡不踏实。于是,会定好几个闹钟。尽管如此,她还是会在凌晨1点、2点、3点醒过来,第一反应就是拿出手机看看时间,生怕耽误核酸检测。 

  最近,蒋晓静还在常态化采样点做志愿者,负责“掰管”工作。“工作操作不难,过程却很机械,需要集中注意力,不能有一丁点的差错。”蒋晓静说,在志愿服务中,她和妈妈会聊天,妈妈会时常勉励我,让自己更懂得作为青年的使命担当。

  在这些日子里,蒋晓静说自己不仅开阔了眼界,同时也从身边的村干部身上学到了很多思维方式和做事方法,对自己开学回到学校,以后毕业后开展工作有更大的帮助。对于未来,蒋晓静也希望有机会能回到崇明建设家乡,奉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我能来做志愿者吗

  施艳,是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即将升大三的学生,家住堡镇南海村。今年3月中旬,施艳从学校回家后,就被封在村里。但施艳并没有闲下来,而是主动和村委会表达了自己的想法。“我能来做志愿者吗?”电话那头得到了肯定的答案。

  前期,没有核酸码的时候,施艳负责给村里2000名村民制作核酸二维码。由于核酸检测通知很紧急,有一次下午5点接到第二天大筛的任务,她便和其他三个小伙伴分头行动,连夜干活,一直忙到凌晨一点才回家。当天做好的核酸二维码,连夜交给村里的小队长,随后分发到村民手中。 

  除了制作核酸二维码,施艳还负责给密接和阳性人员打流调电话。由于流调过程繁杂,要求细致,她耐心细致进行电话沟通,将每个密接、阳性人员的行程做到全还原,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有个别市民在接到电话后,表露出紧张、担忧的情绪,这时施艳都会很耐心地给予心理疏导。

  说起自己最大的变化,施艳表示,遇到棘手的事情时,不再像以往那样冲动,现在会先让自己冷静下来,思考如何更好地去解决。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综合
   第04版:故事
   第05版:生活
   第06版:理论
   第07版:农业
   第08版:绿岛
青春,在抗疫一线闪光
港西镇化解基层 矛盾纠纷有妙招
第三届“五五购物节”拉开序幕
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服务真谛
末伏延续高温天 午后多发雷阵雨
崇明警方破获三起同类“盗窃案”
崇明报综合03青春,在抗疫一线闪光 2022-08-17 2 2022年08月17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