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风
我们崇明人,几乎都是哲学家,我们的方言里就有许多充满哲理的话。这一回,我们是在说“十想九足,白米缺角”。
一粒大米的样子,我们都是知道的。它长圆形,一端有一个缺口,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白米缺角”。白米在人们的心目中,自然就是一个完美无比的形象。其美好,首先在于比白米饭再重要的食物,没有了。其次是因为它作为米粒时的娇小、洁白、温润,以及作为饭粒时的晶莹、糯软、腾香。崇明是一个稻米之乡,打比方借用一粒缺角的白米,应当是个十分家常的做法。而借了这样一个人人皆知的例子,我们却说出了一个并非人人懂得的道理:这一个世界上,根本没有什么十全十美,任何人、任何事情都会留着缺憾。
“十想九足,白米缺角”这样的哲学思辨,是对于人心的一种妥善安顿。我们遇见什么事情总是想求得一种满意,就是完全地符合自己的心意,一点也没有遗憾。但是,崇明人告诉你,那是完全不可能的。有这样的思想指引我们,那就好了。我们一方面会自觉地接受生活中的缺憾,另一方面又会把带有缺憾的生活看成是十分美好和幸福的。这种感受,完全就像我们捧着一握大米时的感觉。
关于“十想九足,白米缺角”里的“白米缺角”的故事,现代的崇明人自然还可以去延伸它的含义。白米所缺少的那一个角,其实是水稻胚芽生长的地方,好比是水稻繁衍的器官。这样看,那一个缺陷,竟然就是新生的生命所在。怎么,缺憾还可以成就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