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悦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5年07月22日 星期三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党员要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
  □记者  丁沈凯

  不久以前,堡镇三育村特困家庭小陈家里突然“冒出”20多个县海塘管理所(以下简称县海塘所)工作人员。他们有的打扫房间;有的将小陈家两张破旧的床铺拆卸下来,换上新床;有的则当起了粉刷匠,将小陈家的四间瓦房重新粉刷。小陈难掩内心的激动:“有海塘所的同志帮助,我家的日子好过多了……”

  小陈双目失明没有劳动能力,父亲下肢残疾,一家三口仅靠母亲务农的收入艰难度日。数年前,县海塘所南堡港分站的几位工作人员在巡堤时意外发现这个特殊家庭后,自发开展了爱心帮困活动。不久后,县海塘所第三堤闸管理站党支部将小陈一家列入支部帮困结对对象,组织党员献爱心、开展帮困助残等活动。随后,县海塘所党总支的100多名党员,直至整个海塘所的所有职工也都参与到帮助小陈一家的爱心接力中。

  县海塘所党总支书记顾利贤说,这样的事例,在有一半职工是党员的县海塘所时常发生,党员在这个集体中的先锋和表率作用尽显无疑,正能量会通过每个党员个体的行动传递到海塘所的每个人。(下转6版)  (上接1版)

  据介绍,县海塘所党总支现有党员100多人,下设7个基层党支部和一个机关支部,多年来坚持思想引领,加强与创新阵地建设,在互动交流学习中提升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由于县海塘所的各个基层站点遍布全县,要把所有党员召集在一起并非易事,所党总支在开展传统教育的同时,利用网络、微信等新媒体,拓展和创新教育平台,在网站设立“芦荡清风”专题网页,展示员工的精神风貌和文化素养,还利用手机微信创办了“海塘微语”公众平台,通过“微窗口”,及时发布工作新举措等内容。县海塘所更是将党建教育平台开通至各个基层站点,通过安装和接通“党员远程教育”学习平台,方便了边远站点职工的学习。

  在教学平台多元化之余,县海塘所还坚持开展经常性的教育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寓教于乐,不断提高全所党员和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

  “中国梦”征文活动、演讲比赛、廉政文化正能量短信征集……每个职工都积极参与其中,思想境界和文明素养得以提升。除此之外,县海塘所还将党建主题活动与行业管理实际和科技创新等结合,开展“技术创新开发与成果应用”、“堤闸合一”管理机制创新等,对海塘所的管理工作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如今已是县海塘所年轻骨干的陈敏敏回忆起刚来上班时的情景:2013年,大学毕业没多久的她通过招考进入县海塘所工作,与她一同入职的还有另外10多名青年大学生。去单位报到的第一天,有关领导就找他们谈话:“我们单位是‘两多一少’,党员和退伍军人多,高学历的技术人才却很少,你们中不少人已经是党员了,希望你们起带头作用,扎根海塘,尽快成才。”领导的器重让陈敏敏很受用,正满心期待地等着分配好办公室大展拳脚,领导却接着说道:“大家首先将会被分到各乡镇上的基层站点进行锻炼,那里条件苦、任务重,你们会感到很有用武之地,群众也会很欢迎你们。”

  对,党员就是要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综合
   第04版:回归乡村
   第06版:悦读
   第07版:法治
   第08版:绿岛
回味曾经的经典(三)
崇明有了自己的职业足球队
建景观廊道让美景看不停
党员要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
遗失启事
崇明报悦读06党员要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 2015-07-22 2 2015年07月22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