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节、樱花节、油菜花节……过去几年,崇明以花为主题,在春季陆续推出系列旅游节庆活动,吸引了越来越多上海市民上岛,“春天去崇明踏青”成为许多人的选择。倘若在崇明一年四季都可欣赏各种花与树的曼妙风情,且观景范围覆盖全岛,听起来是否让人怦然心动?崇明岛正打造这样一个大公园。
“在本岛‘三横十五纵’骨干道路的两侧一定范围内,通过调整、补植、新建林地等办法,形成具有一定观赏性、通达性的生态彩色林带,市民可在林间散步、骑游,欣赏自然美景。”今年,崇明贯彻林旅结合发展思路,推出景观廊道建设项目,在推进林业建设、优化生态环境的同时,进一步提升生态崇明发展品质,满足广大市民对美好环境、绿色生活的现实需要。该项目于今年初启动,目前已进入设计阶段,计划于今年11月至明年4月间实施树木的种植。
建设布局:以路串景
景观廊道建设项目是崇明结合自身生态优势,一改传统植树造林方式的一次全新探索。根据建设方案,本县将按照“一镇一树种,能种则种,可通则通”的原则,在崇明本岛骨干道路两侧现有绿化带的基础上再延伸拓展,成片成带增植、补植适应本地生长的具有鲜明色彩的树种,实现道路两侧植被带的“春花秋色”,形成“一路一树”景观氛围。
景观廊道以本岛主要骨干道路“三横十五纵”为主体框架。“三横”为北沿公路、草港公路、城绿公路(规划中);“十五纵”则包括新建公路、宏海公路、合五公路、向化公路、北新公路、三双公路、北星公路、港沿公路、前竖公路、北陈公路、蟠龙公路、建设公路、合作公路、港东公路、汲浜公路等15条道路。同时,以乡镇辖区内串联美丽乡村、旅游景点等主要景观的道路为廊道辐射面。
景观廊道建设以道路为纽带,将周边的公园、绿地、林地、河道、乡村道路、民宅及旅游景区有机串联,使崇明全岛变成了一座景致连贯的大公园。
建设特色:一镇一品
崇明景观廊道建设项目的一大特色是“一镇一树种”,本岛16个乡镇将分别挑选一种特色树种进行集中种植。
为了营造色彩缤纷的廊道景观,各乡镇在挑选树种时以色叶乔(灌)木为主,且将尽可能收集该树种下不同属种的树苗进行种植。举例来说,一个乡镇若选定玉兰树作为种植品种,那么在这个乡镇范围内的景观廊道,市民将可欣赏到白玉兰、紫玉兰、二乔玉兰、红玉兰、黄玉兰等不同属种的玉兰树开出的美丽花朵。
为了保持景观廊道花期的时序衔接,树木会以渐次方式种植。树木的季相变化,将形成丰富的林相景观,使廊道沿线花红树绿、色彩缤纷。(下转6版) (上接1版)
记者了解到,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部分乡镇还将成块集中种植同一树种的不同种属,形成依附于廊道且独有特色、各具风格的植物树种科普展示园。目前,16个乡镇所种植的色叶乔(灌)木品种基本确定。
在可预期的未来,经过景观廊道建设,崇明本岛将成为独具特色的大花园。
建设目标:生态惠民
崇明生态岛建设多年,始终秉持“要让人民共享生态建设成果”这一理念。景观廊道的建设正是在利用崇明现有生态资源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整体生态发展品质,凸显生态岛建设的新内涵、新水平、新境界,最终实现“生态为民、生态惠民”的目标。景观廊道建设项目的提出也与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将崇明全岛建成5A级旅游景区的理念密切相关。
记者了解到,本次建设的景观廊道不但可远观,更可亲近。根据规划,各乡镇在景观廊道建设过程中,将因地制宜地在林间预留可供行人和自行车通行的空间,住在廊道附近的本地居民可到林地间晨跑锻炼,而那些喜欢骑游的上岛游客的旅途也将因景观廊道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此外,景观廊道的建设还将与农村环境整治相结合,进一步改善农村整体环境面貌,提高公众环境满意度,同时也是崇明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的有力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