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一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三民文化村——~~~
三民文化村——~~~
三民文化村——~~~
三民文化村——~~~
三民文化村——~~~
三民文化村——~~~
三民文化村——~~~
三民文化村——~~~
三民文化村——~~~
2011年11月30日 星期三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三民文化村——
挖掘民间
文化魅力

  □记者  邱月兮

  本报讯激情高昂的个人独唱、吴侬软语的戏曲联唱、出神入化的魔术表演、悠扬婉转的民乐演奏,今年“十一”黄金周,崇明海岛篝火音乐狂欢节吸引了千名游客,欢聚江南三民文化村,感受篝火狂欢的野性之美。上海歌剧院著名歌唱家沈施德、上海电视台国家一级演员秦川等名演员的助兴表演,更是给观众带来了精彩的视听享受。 

  国际藏书票大赛、江南丝竹文艺晚会、56个民族婚庆大典、多次三民文化研讨会,三民文化村自2006年以来,已举办众多形式各异的文化活动。走进三民文化村,雕花木格窗、木横梁、木椽子、木门等具有江南传统古民居风味的建筑,格外雅致。由5000块民间收集的雕花板组成的镇馆之宝“中华龙”,也将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在100多位江南收藏家的帮助下,三民文化村征集得到大量民间珍藏,其中包括十万余块几十年至上千年的旧砖、一万多片雕花板、五千多匹花色土布、一千多扇旧门窗、六百余块老石头和几万件三民文化展品,这些珍藏既有艺术性,也充满了趣味性和生活感。 

  “现在的博物馆里,很多都是一些束之高阁的文物,离老百姓有一些距离。我们三民文化村,就是为了展示一些爷爷用过的、爸爸记忆里的东西。”江南三民文化村主任范敬贵告诉记者。 

  三民文化村同时也是一个富有文化韵味的教育基地。村里开展的民族精神教育活动,通过与教育旅行社合作,让孩子们近距离接触那些“上了年纪”的古董,进一步了解崇明的文化历史。活动还包括观知青艰难创业纪录片、听“百老”讲师团报告、赏优秀根雕作品等,将传承民族文化的责任延续到下一代。 

  “崇明有非常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比如灶花、江南丝竹等,这些都是宝贵的文化资源,如能加以整合,将会让民间文化绽放出其特有的魅力。”范敬贵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综合
   第04版:百姓故事
   第05版:生活
   第06版:社会
   第07版:农业
   第08版:绿岛
崇明百姓将饮 上优质长江水
改变观念,他们上岗了!
崇明文化科技中心项目明年对外开放
挖掘民间 文化魅力
创新文化理念 提升农民素质
报头
导读
崇明报一版要闻01挖掘民间
文化魅力
2011-11-30 2 2011年11月30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