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影响人类健康和生活的主要慢性疾病之一,目前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年龄标化患病率分别为9.7%和15.5%,相当于全国有9240万糖尿病和1.482亿糖尿病前期患者。糖尿病患病率不断升高的原因主要和营养水平的提高、静坐生活方式等有关,糖尿病患病率随年龄而上升。我国糖尿病患者慢性并发症相当普遍,有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眼及肾脏病变者均占三分之一左右,有神经病变者占半数以上。其中,相关大血管疾病,如高血压、脑血管病和心血管病变的患病率,较以前已有显著增多。所以,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社会卫生问题。
2011年11月14日是“第五届联合国糖尿病日”,今年活动的主题“糖尿病教育与预防”,口号是“应对糖尿病,立即行动”。为进一步提高人们的生存质量,降低糖尿病的患病率,使大家更好地了解糖尿病防控相关知识,现做如下介绍。
一、认识糖尿病的重要性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水平的加速以及不合理的饮食,静坐生活方式的驱动等原因,糖尿病患病率每年不断增长,但由于受医生水平低、糖尿病知识普及率低的限制,中国城市里糖尿病诊断率约为40%,村镇的诊断率约30%,很多糖尿病人是因为失明、慢性肾功能衰竭、脑卒中、心肌梗塞等症状到医院就诊时才发现患有长期的糖尿病,确诊时已经不再是早期,而是中、晚期,已经错过了早期治疗以及并发症预防的最好时机。
二、正常人怎样预防糖尿病?
1、通过加强运动、控制饮食来减肥,保持正常体重。每天有规律地适量运动,不暴饮暴食,不吸烟饮酒。多吃糙米、粗杂粮;瘦肉、鱼虾、禽蛋类及不含糖的乳品;豆类及各种豆制品;绿色蔬菜水果;另外,苦瓜、洋葱、香菇、柚子、蕹菜、南瓜等有肯定的辅助降糖作用。
2、控制高血压:高血压作为糖尿病的并发症,与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3、定期检测血糖:有糖尿病家族史、超重或肥胖、吸烟饮酒、高血压、年龄超过45岁且常年不参加体力活动等高危因素的人群,每年监测一次血糖,以便做到对糖尿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三、发现早期糖尿病怎么办?
1、少吃——在正常饮食的情况下,一个人如果能够每天少吃半两饭就可能使糖尿病的危险性降低30%左右;
2、多动——如果每天坚持活动半小时以上(如快步行走),跟不活动的人相比,从“准糖尿病”患者转化为糖尿病患者的危险性就会降低50%—60%。通过避免肥胖增加运动量,就可以预防2型糖尿病的发生。
3、勤检查——通过及时检查尤其是发现处于糖尿病的前期阶段,比如糖耐量受损,更好的检测血糖水平和病情变化,必要时还可以服用一定的药物来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糖尿病患者除了坚持以上的防治措施以外,还要到医疗机构进行就诊,遵照医生的规范化治疗。
糖尿病作为一种终身疾病,目前尚无根治措施,因此大家从现在开始,为了自身健康、为了家人的幸福,立即行动起来,共同抵制糖尿病吧!
□崇明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