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一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
~~~区委深改委(区委财经委)专题会议召开
~~~区政协召开专题议政会
~~~深入践行“两山”理念 加快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崇明绿色发展篇章(二)
~~~
~~~
2025年08月23日 星期六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崇明文旅:从经典到“新生”的蜕变
深入践行“两山”理念 加快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崇明绿色发展篇章(二)
  游客在崇明赏花游玩(资料图片)

  □ 记者 郭杨如熠 摄影 张志豪

  2005年8月15日,习近平同志到浙江安吉余村考察调研,以充满前瞻性的战略眼光,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被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理论内涵和实践应用上不断丰富和完善,也为正在探索生态之路的崇明和刚刚起步的崇明乡村旅游指明了发展路径。作为上海核心生态功能区,崇明多年来坚持将“两山”理念作为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之基,走出了一条“崇明文旅”之路,为“两山”理念的落地结果提供了上海范例。

  网红打卡点遍布全岛

  暑期带孩子来崇明旅游的林女士,在这里足足待了5天,因为“这里和印象中的崇明不一样了,可玩的变多了,一天根本玩不够。”

  “我们去漫屿划船看到了白鹭,去庙镇515咖啡馆打卡,住建设镇的网红民宿,去堡镇江堤看落日拍大片……”除了耳熟能详的传统景点外,第三次来崇明的林女士已经能说出不少新打卡点。然而,在林女士记忆中,多年前,崇明知名景点还仅仅集中在东平国家森林公园、西沙明珠湖、东滩湿地等处,核心景区之外,广袤乡村中可供游玩的地方并不多。

  “这些年崇明变化好大,好玩的打卡点遍布全岛,乡村美景随处可见。想找好吃、好玩的,在网上搜一下,就有很多选择。”林女士觉得,崇明文旅产品迭代更新的速度很快,持续释放出能量,吸引着四面八方游客的到来。

  林女士眼中的变化,得益于崇明近年来持续提升、全面优化“水土林气”品质,“生态红利”不断释放,为包括旅游在内的生态产业带来新的发展契机。

  “绿色能量”正由核心景区向周边镇村辐射、向田园村庄渗透。在“生态本底”的加持下,催生了新场景、吸引了新消费、焕发出新活力。

  事实上,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生态资源,崇明一直以来是长三角地区热门的旅游目的地。就拿“老牌”景点东平国家森林公园来说,这里绿树成荫,空气洁净,负氧离子含量每立方厘米的空气中最高2万多个,每年接待游客数量40万人次。西沙明珠湖景区,以特有的湿地风貌吸引游客,2024年获评国家5A级旅游景区,还开发出水上游乐新玩法,成新晋网红。瀛东村、仙桥村等,以独特的农耕文化、渔家文化、创业故事等深受游客追捧、经久不衰。

  再看当下,崇明涌现出庙镇M515文创产业园、绿华镇绿港风情景区、竖新镇均瀛乡村小镇、建设镇网红民宿集群、堡镇江堤夜市等众多“小微旅游目的地”,不但令岛外游客向往,也让岛内市民享有了一批高品质的“家门口旅游休闲地”。

  从“经典”不衰到“网红”频出,崇明旅游的成长迭代,正是深入贯彻“两山”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的最好证明。

  如今,“绿水青山”底色更浓、成色更足——2024年,崇明东滩候鸟栖息地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今年,崇明获国际湿地城市认证。崇明文旅也借此东风更进一步——从传统休闲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

  “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区,意味着不再局限于单个景区的打造,而是将整个崇明视为一个大型旅游区,构建出‘全域皆景,四季可游’的品牌特色文旅产品。”区文化和旅游局有关负责人说,崇明正依托湿地、森林、河道、江堤、公园等大体量文旅资源,构建“五区三带一环”文旅发展新格局,同时推动“十镇十二村”因地制宜打造各自的拳头旅游产品。

  文旅“玩法”不断上新

  今年,崇明首个低空旅游项目在长兴岛太酷未来村正式启动。游客可以搭乘“贝尔505”直升机,爬升至150米的高空,俯瞰青草沙水库、上海长江大桥、长兴岛郊野公园等崇明标志性景点,在云端感受崇明的秀美风光。

  “这是崇明在培育文旅新业态上的又一次成功探索。”区文化和旅游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在全国乡村旅游蓬勃发展之际,崇明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上频出新招,成效显著。

  文旅项目处处体现着“新潮”,也贴合当代年轻人的心态。让人眼前一亮的“水陆空”文旅产品,一经推出就受到市民追捧。

  依托崇明丰富的水域资源,各景区景点推出皮划艇、桨板等丰富的水上户外运动,游客在水面上穿梭竞逐,成为一道道流动的风景线。在户外营地相关负责人看来,水上运动受欢迎的主要原因,源于旅游产品在立足本土资源的基础上创新融合,不仅有沉浸式体验,还带来新鲜感,满足游客追求新、趣、美的需求。

  陆地上,崇明大力发展“星空经济”。人们通过手机软件,可查看崇明观星及日出、日落指数预报每日动态更新,在崇明东滩、西沙等地露营看星星、看日出日落。东滩西沙远离灯光污染,天空透明度和大气宁静度高,抬头就能望见星空,这样的体验一生难忘。

  近年来,崇明在巩固发展文旅观光传统业态的基础上,推出不少文旅新场景、新体验、新业态,低空经济、露营经济、村咖经济、水上运动、健康疗养、花卉观光等文旅新业态蓬勃兴起,让文旅成为提振消费的新增长点。

  “绿水青山”带火了乡村游,也带富了村民,引来了游客,还引来了大批青年人来崇发展。几年间,千余家民宿、百余家咖啡馆在崇明涌现,无数经营者因此获益,他们亲眼目睹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鲜活样本。

  位于庙镇镇东村的515咖啡艺术中心,坐拥崇明环岛运河的绝佳风景,吸引着一波又一波顾客前来打卡。咖啡馆面前的环岛运河,经过生态清洁小流域工程建设后,水环境有了很大变化,提升了游客的体验感。“在崇明,风景可以变成产业,‘绿水青山’中有无穷的经济价值。”主理人康晓红说,“来喝咖啡的人越来越多,好风景也为我们拉了不少人气!”

  而崇明也努力从顶层设计方面“托举”来崇创业者的梦想。从发布《崇明区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到出台关于乡村民宿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再到制定关于崇明文旅人才发展相关规划及崇明文旅扶持奖励办法……一系列政策举措的推出,有效激发年轻人来崇就业创业的热情,也让文旅创意的种子在乡村生根发芽、遍地开花。

  品牌活动火爆出圈

  穿过西沙明珠湖、光明田原、崇明智慧生态花卉园等多个标志性景点,沿途经过南门景观大堤、最美骑行公路北沿公路和最具乡村人居气息的草港公路……边骑行感受运动的快乐,边领略沿途的崇明生态美景,活动参与者无不感慨,“在崇明骑行真是一种享受。”

  今年夏天,“飞驰江海·悠哉崇明”2025第三届环崇明岛自行车骑游大会在崇明举办,来自国内外近2000名自行车爱好者齐聚于此,共同参与了这场精彩绝伦的骑行盛宴。

  区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活动配套举办了骑游嘉年华、骑行装备市集等活动,参赛者可凭号码牌享受商圈折扣,显著激发了区域文旅消费潜力。“活动在提升崇明岛知名度的同时,有效促进了崇明的票根经济,带动酒店、餐饮、交通、购物等多个行业的收入。”

  骑游大会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只是崇明推动文旅商体展融合发展的一个缩影。多年来,在“两山”理念的指导下,崇明守正创新,根植于丰富的生态资源和特点鲜明的文化传统,推动文旅品牌节庆活动开展,以前所未有的活力与创造力不断拓展旅游业态。

  “近年来,崇明打破了‘单个景点’的瓶颈,构建了‘春之踏青赏花、夏之清凉避暑、秋之森林狂欢、冬之观鸟养生’全季产品体系。”区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可以说是“镇镇有节庆,周周有热点,天天有活动”,实现了文旅四季协调发展的全面升级。

  下个月,一年一度的乡村文化旅游节也将如期而至。这个创意创新不断的活动,已成为近年乡村旅游发展中的亮点。在为期两个月的活动中,既有崇明清水蟹、白山羊、柑橘等优质崇明农产品供游客选择,也有森林、湿地、稻田等自然景观为文旅节庆渲染氛围,还有骑游、露营、桨板、萌宠等元素让市民游客在崇明广阔的田野乡村之间释放自我。

  当下的旅游市场,消费者正逐步抛弃走马观花式的旅游,越来越注重文旅活动的体验感和互动性。崇明推出的花朝节、乡村文化旅游节、自行车嘉年华等一系列高水平、极富观赏性品牌活动,以及春节系列活动、房车露营节、美食文化节、咖啡文化节、暑期文旅季、观鸟生活季等各类节庆活动,正成为推动当地旅游发展的重要引擎。

  “这些节庆活动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资源,让崇明旅游单一的格局特征得到根本改变,推动全域旅游不断向纵深发展。”区文化和旅游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如今,“八大主题、两大品牌”节庆活动贯穿全年,让崇明吸引着更多的目光,促进了崇明文旅消费,实现了生态资源价值高效转化。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综合
   第04版:画刊
   第05版:生活
   第06版:悦读
   第07版:法治
   第08版:绿岛
报头
推动经济发展向稳向好
画好同心圆 汇聚奋进力
崇明文旅:从经典到“新生”的蜕变
崇明早熟稻开镰收割
崇明老供销社“重生记”
崇明报一版要闻01崇明文旅:从经典到“新生”的蜕变 2025-08-23 2 2025年08月23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