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崇明蔡老伯讲述70年前毕业故事——
宝贵求学时光一生难忘
▲ 蔡老伯向记者展示70年前的三张毕业证

  □ 记者 郭杨如熠 摄影报道

  又到一年一度毕业季,相信很多小伙伴已经拿到来自母校的毕业证书。那么,你见过70年前的毕业证书吗?日前,崇明有位年近八旬的老伯蔡皓,就晒出了3张毕业证书,其中最早一张毕业证书,落款时间是1954年7月,距今已经70年。

  “学生蔡皓係江苏省崇明县人,现年9岁,在本校初级部修业期满,成绩及格,准予毕业,此证。落款人是崇明县实验小学校长赵正琳,落款时间为1954年7月。”蔡老伯的初小毕业证书,外观如同一张大奖状,设计方面融入了国旗等元素,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证书上还有一枚学校的印章。

  “这张是我的高小毕业证书,和初小毕业证书一样,都由实验小学颁发。还有这张,是我的初中毕业证书,由崇明中学颁发,上头还贴着我的照片呢。”蔡老伯向记者一一展示自己压箱底的宝贝。

  这三张证书记录着他的个人信息、毕业时间和院校。由于年代久远,证书略微泛黄,有些褶皱,但保存完整,内容清晰可辨。每一张背后都承载着他的青春记忆。每次看到这些带着时光印记的证书,蔡老伯的思绪,就会不由得被拉回到年少时的求学岁月。

  1954年7月,蔡老伯从实验小学(初小)毕业,拿到了人生中第一张毕业证书。之后,顺利升入实验小学(高小)。“那时候我住在大街(现在的人民路),每天走路去实验小学上学,10分钟就到了。那个年代能读上书不容易,我格外珍惜,回忆起来都是很快乐的。”

  6年的小学时光结束,蔡老伯以优异的成绩成功考入崇明中学。“当时崇明中学面向全市招生,成绩不好肯定是考不上的。”1956年,蔡老伯高小升初中,全校150位学生,35人被当时的江苏省崇明中学和私立扬子中学录取。“把校徽佩戴在胸前,觉得特别自豪。走路去初中上学,脚步越发轻盈。”

  初中一个年级共4个班,一个班60人,不仅有来自崇明各乡镇的,还有来自岛外启东的同学。“校园生活丰富多彩。除了语文、数学、物理等学科类课程,还有音乐、体育、美术等非学科类课程。”提起最爱的音乐课,蔡老伯还能哼上几句小时候常唱的歌。他还记得,学校常组织开展生产劳动实践,他每次都积极参加,“虽然辛苦,但锻炼了吃苦耐劳的精神。”

  由于历史原因,读完初中后,蔡老伯就没再继续往下念。但他所受的教育并没有白费,学生时代养成的爱学习、肯吃苦的品质,为他在之后不同工作岗位上的优异表现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他当过工人,做过会计,后来又走上领导岗位。虽然经历过不少波折和起伏,但他依然感谢时代给予他的机会。

  手边的这几张毕业证书,看了几遍已数不清。蔡老伯却说,如有需要,愿意把这些证书全部捐赠出来。“这几张毕业证书的颁发时间均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教育状况,也能为研究崇明教育发展提供实物资料和参考价值。”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综合
   第04版:画刊
   第05版:生活
   第06版:理论
   第07版:法治
   第08版:绿岛
宝贵求学时光一生难忘
鸽龙港路获评市级“四好农村路”
暑期“学车热”升温 驾校迎来“学生潮”
让红色种子播撒学生心中
消防救援站全站出动 1分钟救下轻生女子
潮湿闷热是主旋律 防暑降温不能松懈
崇明报综合03宝贵求学时光一生难忘 2024-06-26 2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