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崔立
第一年办上海书展,我就兴冲冲地去了,因为爱读书,也因为崇拜那些书刊杂志上看到的作家,我顶着炎炎烈日,虔诚地奔赴书展,因为我喜欢,我快乐!那时的我是真年轻,一个个摊位,一家家出版社走过,一点都不觉得累,看到喜欢的书就迫不及待地上前翻几页。离开书展时,抱着沉沉的散发着醉人书香的新书,高兴!
后来我就成为了书展的工作人员,我入职了一家报社。报社在书展上有展位,展位上摆了厚厚一沓我们的报纸。好多人从展位前走过,也有停下驻足的读者,问可以拿份报纸吗?我还没来得及说话,身边的报社老同志很热情地说,没问题,就是赠阅的。那个读者翻了几页说,我非常喜欢这个报纸,好久没看了。老同志一下像找到知音一样说,这个报纸创办于1981年,我是1982年进的报社……老同志又开始细数我听过无数遍的报社和他的过往。
现在,我成为书展的作者,有些偶然。
去年,上海公共外交协会要出版一本《善与人交、久而敬之》的书,将对数十位对上海,乃至对中国外交做出过卓越贡献的或官方、或民间外交人士做一个专访采写,因为我偶尔写点小文字娱乐,便邀我一起参加。其时我是诚惶诚恐的,怕写不好,没写到位,心里缺乏底气。
我采写的这位孙小双主任,乍一联系就被她的客气所感动。知道我工作忙碌不便走动,她说,我提供多些资料给你,你整理就好,写完我再看看。她还专门将所有资料做了梳理汇总,有照片,也有多个文字材料,还有政协有关外交工作的总结等等,让我一个完全的门外汉,有了个对脉络的清晰了解。
根据提供的若干内容,我认真梳理,从驻沪女总领事“走进政协”活动、37家外国驻沪总领事馆官员参加首届进博会专题座谈会、拉美领事团官员赴国家会展中心考察、驻沪总领事夫人团参观第十届花博会等四个方面书写了孙主任这些年为上海公共外交事业所作的贡献,字斟句酌,我每个字都细细看过几遍,下了十分百分的耐心。
初稿出来后,交给孙小双主任,又是诚惶诚恐地等待她回复,毕竟第一次写,又是能级那么高的一本书。这不能不让我担忧。孙主任看后很快回复:我看了总体很好,今下午有空,我再仔细看一下……我又一次心生感动。
再后来的一次采写人员的集中改稿,因为工作原因,我也没能参加。
2023年书展的第一天下午,这本《善与人交、久而敬之》得以隆重发布。周汉民先生作为上海公共外交协会会长参加活动。
书中写到,经过半年多认真严谨的工作,编委会与出版社共同努力,终于使本书按规定的计划如期出版,在这里,要真诚地感谢各方对本书编辑出版工作的热情参与、用心支持和辛勤努力。
也写到了,感谢崔立等同志所作的采访整理和修改等工作……
事实上,我做的还远远不够。
反而是参加这本书的整理,让我有幸接触到了孙小双主任等这些公共外交的参与者,他们的谦和、有礼,让我由衷感动。也了解到公共外交的大背景:进入新世纪、新时代以来,我国公共外交事业方兴未艾,蓬勃发展,积极参与构建民心相通工程,为国家总体外交、经济建设两个大局服务,同时也经受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严峻考验,公共外交正在显现出它独特的作用和影响力……
希望这本《善与人交、久而敬之》能被更多人知晓,也能让更多人了解这群默默付出的公共外交人的心路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