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风
关于后退,我所最先见到的,是有人赞美农人插秧时的情景,而且称之为“美丽的后退”。是呀,世世代代的农人,插秧时的世世代代的传统就是一边插,一边往后退。然而,就是这样的后退,成就了成行成行的碧绿稻田,成就了汹涌的稻浪,成就了晶莹剔透的稻米。
农人的劳作中,“后退”而成为“美丽”的,我说还有我们崇明人说的“削埭(“埭”,音同崇明话中“汏衣裳”的“汏”)”“开横(“横”,音同崇明话说“横扯”的“横”)”。要播种子或者移栽某些苗了,一般都得先开出一条条垄来。这样的劳作,人们都是用了锄头或者铁搭,一边后退,一边开行,而农田以及农人的收获,正是在这一步步的后退之间开始的。
后退之于赛场,最为有趣的恐怕就是拔河比赛。两队人马,各列一侧,哨声响起,每一个人的劲儿都往后退里使。坚持住了只后退而不前进,后退了一步再后退一步而步步后退,这就是拔河比赛的胜利情景。这样的后退,完全是“胜利的后退”。赛事要是在篮球场、足球场之类,后退往往就是一种防守的姿态,步步后退对付的是对手的步步紧逼。然而,一个机缘,那一只篮球或者足球被截住了,后退的一方连一个转身都不需要,立马变成进攻的一方,后退的姿态立马成为了进攻的姿态。这样的后退,其实为进攻的一种方式,是“智慧的后退”。
后退常常被人鄙视。其实,它是一种另外的美丽和智慧,是另外一种取得成功的方式和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