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悦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2年08月31日 星期三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王朔新小说《起初·纪年》出版
书名:《起初·纪年》 作者:王朔 著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8月16日,王朔四卷本长篇小说《起初》中的第一卷《起初·纪年》即将推出。

  《起初·纪年》取材自汉武帝故事,王朔以我们熟知的历史为出发点,将自己的情感与思想安放其中,凭借丰富的想象力,讲述了从汉武帝亲政到去世为止五十多年的人生,以及生活在他的时代的众多立体饱满的人物,李广、李陵、司马迁、苏武、张骞、司马相如、陈阿娇、卫青、霍去病、卫子夫等各自跌宕起伏又彼此交织的经历,构成了本书群星闪耀的故事之网。

  王朔曾说:“我不想再写那些与我无关的东西了,不想再为钱、信仰、读者、社会需求写东西了。如再写我将只为我心目中的唯一读者——我自己写作。”而对于这部新作,王朔则称:“我以往的作品多少都在写自己,可算作‘非虚构’,只有这部作品,才是我真正意义上的虚构小说。”

  在《起初·纪年》的自序中,王朔写:“本书取材于《资治通鉴》《汉书》《史记》所载汉武旧事。历史就是故事。历史景观自有其深远和无垠,一旦进入有特别大的身不由己,有些视角不容遮蔽,走着走着就在故事之外上千年。当我起大妄想准备上探、觊觎一下我国文明源头,就把自个搁这儿了。”

  《起初·纪年》的出版方介绍,这本720页的长篇小说采用现代西方小说的叙事结构,但承续着中国古典小说的气韵,因为涉及众多历史人物,王朔在写作时,沉潜于正史、方志、传说、文学、诸子百家、天文、地理等各种古典文献,但为了让故事不蹈空,王朔也在宏达的构架中增添了他一贯擅长的柴米油盐的日常细节,并佐以天马行空的想象。

  关于故事结构,王朔称:“我找到现在这个故事,我的全部思想感情都能安放进去,这个结构特别合适,我把它投射到古代和远古以后反倒自由了。”

  对于读者关注的语言风格,出版方介绍,书中北京话、上海话、陕西话、英语、土耳其语、网络梗、自创方言、仿写先秦古歌纷沓出现,亦庄亦谐,阅读时,是一场奇妙文字之旅,王朔自己介绍:“那什么”,北京方语读如“内”,亦从音改为“内什么”,诸如此类。还有一些并无标准写法的旧词儿,如隔壁写做“接壁儿”而读如“界别儿”,则两者并用。还把一些熟词如老实巴交、烂七八糟则改为“老实芭蕉”“烂漆疤糟”什么的,变文以使其陌生化,兼收减少同词组过频出现之效。

  继2007年出版《我的千岁寒》之后,王朔已经十五年没有推出新作,这沉寂的十五年,以王朔的自陈来看,皆是为此系列作品做准备:“多年来,我一直盼着哪天把这本小说写出来,我就踏实了。可以放心去过自己的日子,到处转转,到异国他乡看看风景,像电影里那样一个人开车长途旅行去看望朋友,或素未谋面的亲人,吃一点没吃过的东西,每天躺着晒太阳,或开个酒吧。唉内喂,这一猛子扎出去,再抬头就是十年之后,恍范儿苍孙已然耳顺,电脑字从五号变成小三号,原计划四十万字变成小一百四十万。本书变成多卷本系列小说其中一卷。”

  “令传说显影,神话还原,夸耀归于朴讷……太费劲了。”王朔称。

  王朔的上一部小说是出版于2007年的《我的千岁寒》,这是一本五部作品的合集,其中包括《我的千岁寒》、北京话版《金刚经》、《唯物论史纲》、《宫里的日子》以及剧本《梦想照进现实》的小说版、评论《与孙甘露对话》。其中《我的千岁寒》这篇取材于《六祖坛经》,写的是主人公慧能悟道的传奇故事,慧能从一个不识字的樵夫,成为享誉青史的一代宗师,被西方人称作“东方耶稣”,这个独特的历史现象,王朔在小说中融入了自己的哲学思考和人生观,并以独具个人风格的语言写作。

  《我的千岁寒》中的语言让读者觉得晦涩和不明就里,充斥在整篇文章的是如下文这样有些思辨色彩的絮语:腊八凌晨4点,我起来喝水,忽然哔地一声,手机进来一条短信:身安则道隆。北京东山寺邓隐峰丙戊腊八。我想这是谁呀?想了半天不得要领,回了条:哪位大德?谢了。对方回:阿弥佗佛。不会吧?我回:再谢。对方:善哉。莫非是被金庸误了的那位老兄?我只认得这么一位遁入空门的人。我回:还在行神通么?半天,对方:要看因缘。果然是了。我回:弃了吧。对方:腊八乃佛陀成道日。我回:以宇宙之大,一切偶然都是必然。对方不语。我又饶舌:宇宙法则之二:你所知道的不是一切……

  不同于《我的千岁寒》这种悟道性的、向内的写作,《起初》锚定汉武帝这一不容忽视的历史人物和他的辉煌时代,铺展开极为宏阔的叙事格局。止庵评价这部小说:“我读《起初》,非常佩服作者巨大的想象力,完美的表现力,惊人的运用语言的能力,高超的结构与塑造人物的能力。过去我们常说,王朔难以被同代及后辈的作家所超越,现在王朔超越了他自己。这似乎是意料之外的惊喜,却也在情理之中——只有他肯下这么大功夫,只有他能有如此收获。”

  史航评价《起初》:“王朔这本书真是又快乐又寂寞,他就像说了一场漫长的脱口秀,从头到尾却没有现场观众:但他又像立起了密密麻麻的无数面哈哈镜,每个人都可以梳头照镜子,找到和自己有关的印证,作者和读者之间有一种掰手腕的乐趣。”

  □ 澎湃新闻

  相关链接

  王朔,1958年8月23日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祖籍辽宁省鞍山市岫岩满族自治县,中国当代作家、编剧。

  1965—1969年,在北京翠微小学读书。1976年,从北京市第四十四中学毕业。1977年,进入解放军海军。1978年,发表处女作短篇小说《等待》。1983年,开始尝试经商。1984年,发表了中篇小说《空中小姐》。1986年,发表中篇小说《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1987年,发表中篇小说《顽主》。1991年,发表长篇小说《我是你爸爸》;同年,策划与编辑的喜剧《编辑部的故事》上映。1992年,发表中篇小说《过把瘾就死》。1993年,由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无人喝彩》上映。1994年,参与创办好梦影视创作公司、时事文化咨询公司。1997年,改编自《你不是一个俗人》的喜剧电影《甲方乙方》上映。2006年,改编自同名小说的电影《看上去很美》上映。2010年,合作参与电影《非诚勿扰2》。2013年,参与电影《私人订制》的编剧创作。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综合
   第04版:专版
   第05版:生活
   第06版:理论
   第07版:悦读
   第08版:绿岛
王朔新小说《起初·纪年》出版
茶歇微语
再会,亲爱的永德
守牢校园防护底线
深化“放管服”改革 持续打造更优营商环境
崇明报悦读07王朔新小说《起初·纪年》出版 2022-08-31 2 2022年08月31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