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勤
本地乡间有一种喜欢在草丛里觅食活动的小鸟,竹园、自留地、小树林的草丛间,总能见到它们的身影。因其习性,乡人给它起了个接地气的名字:草里钻。当然它也是有大名的,学名叫灰头鹀。
草里钻长什么样呢?其实跟麻雀很相似,最大不同是个头比麻雀还要小一圈,羽色比麻雀更漂亮一些,它的腹部羽毛呈绿黄色,间杂着黑色斑点。
以我的观察,判断一种鸟爱吃哪类食物,看它的嘴形就能知道个大概。嘴又长又尖的鸟儿多是捕食昆虫、鱼类的小能手。而草里钻的喙则跟麻雀类似,都是短而尖,属于杂食性鸟类,以草籽等植物果实为主,当然见到了爱吃的昆虫也会捕食,但应该并不是它们的专长。
草里钻的性格跟麻雀却是大不一样,不爱独自在枝头高唱,也不会结伴在枝头叽叽喳喳地喧闹。它们总是很低调务实,还似乎懂得珍惜时间,不喜欢飞来飞去浪费时间,不去惊扰它们,能老半天专心致志地钻在草丛里觅食。由于它背部的颜色呈麻灰色,所以在草丛间活动,有很强的保护色,如果不是它们偶尔发出短促而轻微的“唧唧”声,路过的人还真难以发现。
草里钻生性没有心机,有些愣头愣脑,所以又有别名叫青头愣。它不像麻雀那样懂得与人类周旋,不会刻意躲避人类,也不会悄悄地接近人类住所,在鸡鸭棚舍里偷食一些谷物。稻子成熟的季节,也不大见到它们成群结队地出没在田间偷吃稻谷。可谓一心一意觅食,坦坦荡荡做鸟。
也许正是没做过亏心事,草里钻在若即若离间总能与人类坦然相处。它的种群没有泛滥,但也没有凋零。在乡间的日子,进到竹园,走上田埂,穿过树林,草丛里的草里钻往往在人靠得很近时才飞起来,但又在不远处降落,继续一头钻进草丛里寻寻觅觅。这样的胆量麻雀是很少有的,麻雀也许偷食了谷物,自知理亏,警觉性要高很多,人一靠近就会远走高飞。
没有特点或许就是最大的特点,草里钻不贪图额外的食物,也不懂得投机取巧,只会专注地自食其力。它们心无旁骛埋头做事的样子还真有几分可爱,这大概也是这种草根小鸟的生存秘诀。这份品质,值得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