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吴仲亨
本报讯 时值冬日,气候寒冷,不过上海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东滩保护区”)却到了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候。从北方远道而来的大量候鸟在这里栖息越冬,其中不乏珍稀鸟类物种。前不久,保护区科研人员就监测到了6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卷羽鹈鹕。
在候鸟迁徙高峰期,保护区加强了日常监测力度,通过视频监控平台结合野外调查,科研人员在保护区内两次监测到卷羽鹈鹕,共6只。卷羽鹈鹕在全球形成西部、中部和东部三个彼此孤立的种群,其中繁殖于蒙古国的东部种群目前数量较少,保护形势最为危急。据东滩保护区管理事务中心科研科科长冯雪松介绍,整个东部种群所有的卷羽鹈鹕加起来总共也就130只。
据了解,成年卷羽鹈鹕体长1.6至1.8米,体重可达10公斤,是体型最大的一种鹈鹕。它擅长游泳,喜好宽阔水面或湖泊沼泽,以鱼类为主要食物来源。
随着东滩保护区近年来持续进行生态环境治理,形成了由深水、浅水、岛屿、植被、底栖生物组成的完善生态体系。近五年来,吸引越来越多的候鸟来此栖息越冬,其中不乏东方白鹳、小天鹅、白头鹤、黑脸琵鹭等明星物种,监测鸟类总量已从2016年的16万只次增长为2021年的22万只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