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开学了,暑假里放飞自我玩手机、玩游戏到停不下来的少年们也要注意收敛了。近年来,青少年近视率逐年攀升,据央视财经报道,2020年,我国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2.7%,较2019年上升了2.5%,其中6岁儿童为14.3%,高中生达到了80.5%。
近视的危害不可小觑,处在成长期的青少年视力更容易受伤害。有些人期望通过手术来治愈近视,通过换绿色屏保、治疗仪来提升视力。那么,上述做法真的有科学依据吗?
误区一 手术能够治愈近视眼
医学界普遍认为,近视发生后是不可逆转的,近视只能被“矫正”,不可“治愈”。目前佩戴眼镜、激光治疗等手段皆属于视力矫正的范畴,在当今医疗技术条件下,近视不能通过手术、针灸或按摩被治愈。
很多人在完成屈光手术后就认为可以高枕无忧了。但其实手术只是把眼镜从鼻梁上拿下来,放到眼球上去了,近视眼还是存在的。不少专家表示,术后若不注意用眼卫生,过度近距离用眼还是会再近视的。
误区二 治疗仪可以提升视力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眼科主任张晓俊表示,从临床效果看,戴近视治疗仪的孩子,短期内可能视力微微有所提升,但之后就又会回到原来的水平。
目前,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没有发布任何被认可的近视治疗仪作为临床应用的指导意见。不要误信、迷信各种所谓的近视治疗仪、保健仪和营利性私营医疗机构的虚假宣传,以免耽误近视的防治。
误区三 手机背景调绿可护眼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主任医师接英解释说,虽然相比其它如黄色、红色等比较亮的光线,绿色对光线吸收较多,折射较少,对人眼刺激也会相应减小,但是“看绿色”本身并不会缓解视疲劳。在远眺绿色的风景时,眼睛放松,才能缓解眼部疲劳。
东方医院眼科主任医师崔红平表示,“护眼图”只是心理作用,手机屏幕的蓝光对眼睛的伤害,主要取决于使用时间的长短,与手机背景颜色关系不大。并不是说原来看6个小时手机,把屏幕换成绿色后就能看20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