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法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1年07月14日 星期三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区人民法院司法为民“不打烊”

  为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区人民法院出台了“司法为民十件实事”行动方案,其中包括建立假日(夜间)开庭预约工作机制、完善在线庭审工作机制:有正当理由无法在正常工作时间出庭参加诉讼的案件当事人、诉讼代理人,可向法院申请预约在假日或夜间开庭;以及进一步加强在线庭审工作,推进全流程网上办案,方便当事人通过互联网参加诉讼。该工作机制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的司法服务。

  “夜间开庭”化纠纷

  日前,区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利用“夜间法庭”妥善化解一起民间借贷纠纷。

  据介绍,原告施某诉请要求被告吴某归还借款4万余元及利息,被告承认结欠原告借款的事实,但表示经济困难,无力一次性还款,且目前工作繁忙,白天难以到庭应诉。

  考虑到实际情况,为最大限度方便当事人诉讼、实质性化解矛盾纠纷,区人民法院徐琼花法官协调原、被告在下班后到庭调解。

  在当晚调解过程中,因借款时间已长达10年,原告情绪激动,场面一度陷入僵局,在法官徐琼花1个多小时的耐心沟通和细致劝说下,原告对被告表示谅解,双方当事人就分期还款达成一致意见。

  本案成功调解结案,“夜间法庭”的司法便民举措也赢得了双方当事人的一致好评。

  “在线庭审”解难题

  近日,区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还通过采取“夜间”+“在线”庭审方式,妥善化解一起合同纠纷。

  6月,区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受理一起原告成都某公司诉被告上海某商业发展公司建设工程设计合同纠纷案,承办法官王军涛多次与双方联系,并组织当事人进行证据交换。

  正式开庭前,原告代理人来电表示其在外地法院开庭,无法到庭参加庭审,申请调换时间开庭。

  考虑到该案原告法定代表人为台湾同胞,到庭也存在不便,为确保双方当事人能充分发表意见,尽快化解纠纷,区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负责该案的法官决定采取“夜间”+“在线”庭审的方式进行开庭。

  当晚,在线庭审顺利进行,鉴于庭前准备工作充分,负责该案的法官当庭对案件进行了宣判,做到“一堂清”,降低了当事人参与诉讼的时间成本。

  区人民法院积极推进队伍教育整顿工作,聚焦群众急难愁盼事,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走深走实,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做到司法为民“不打烊”,司法服务“有温度”。

  □ 上海市崇明区人民法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综合
   第04版:要闻
   第06版:专版
   第07版:法治
   第08版:绿岛
男子为尝江鲜铤而走险
区人民法院司法为民“不打烊”
醉酒驾驶法不容 身陷囹圄方悔悟
险被假领导骗 警方成功劝阻
夏日, 市民如何吃得安全?
崇明报法治07区人民法院司法为民“不打烊” 2021-07-14 2 2021年07月14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