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0年08月05日 星期三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边角料”变菜园 文明种植乐趣浓
  □ 记者 郭杨如熠 摄影 刘黎明

  在新河镇新景小区内走一圈,很难不被一处特别的“立体小菜园”吸引。菜园的立体支架上,摆放着一个个大号矿泉水桶,里面种有葱和彩色小辣椒。支架两旁新种上的植物景观,看起来清爽整洁。“这是小区新推出的共享菜园,专门给居民种菜用的。”新景居委党支部书记沈璟柳说。

  而几个月前,这里还只是小区垃圾厢房旁的一块小小“边角料”,很不起眼。那么这块“共享菜园”,是如何实现华丽变身的?

  公共绿地变菜园

  新景小区有部分居民是务农出身,对种菜有着很深的情结,但由于他们缺乏公共意识,把公共绿地当成自家菜地来种的现象时有发生。对于毁绿种菜现象,尽管相关职能部门一再整治,却依然难以根治,成为困扰小区居委会和物业工作人员的一大难题。

  “既然有这么多居民喜欢种菜,我们就想能有什么办法,可以让他们文明地种、科学地种。”沈璟柳说,经过居委会讨论后,决定把小区内闲置的公共绿地空间,改造成一块“共享菜园”对居民开放,还取了个接地气的名字叫做“我和我们的菜园”。

  试点菜园,选在小区垃圾厢房旁的一块公共空地处。常有人随手把垃圾扔在这儿,两旁低矮的绿植又容易滋生蚊虫。“这个办法真是一举两得,既改善了小区的环境,也给居民提供了一个可以文明种菜的地方。”沈璟柳说。

  为解决公共空间不够大的问题,菜园利用支架,采用立体种植的方式。在物业的帮助下,搭建架子,移植绿化,很快菜园改造完成,全新的面貌深受居民喜欢。

  居民学习科学种植

  地腾出来后,种菜工作开始了。在居委会的号召下,该小区的党员和妇女积极分子,主动承担起寻找废弃矿泉水桶、运土、种菜、拔草等工作,还吸引了不少居民主动加入其中。

  居民黄美琴就是其中一位。在共享菜园,常常能见到她忙碌的身影,她把家里吃不掉的葱、特地跑去镇上买的彩色小辣椒种下,看着自己种的菜一天天长大,享受着久违的田园乐趣。“年轻时在乡下,习惯了下地干活,住到小区后,还真有点不习惯,现在有了这块菜园,我又能过过种菜瘾了。现在每天都要过来好几次,看看有没有草需要拔,是不是需要浇水施肥。”黄美琴高兴地说。

  “我和我们的菜园”是居民共享的菜园,大家都能来种植或采摘。针对那些对种菜感兴趣,却不懂种菜技巧的居民,居委会借由妇女之家平台,教授大家种菜技巧,还传授如何用湿垃圾制作酵素的方法,分享垃圾再利用的环保意识。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菜园里的菜渐渐长大,不少居民已经吃上了这里种出来的葱和辣椒。

  后期维护村民自治

  从私自毁绿种菜,到有组织地文明种菜,新景小区迈出第一步。“建成后,后期管护很重要。”沈璟柳说。

  记者了解到,小区居民自发组织了一支共享菜园自治队。菜园的日常浇水、维护、种植等工作,均由他们进行自我管理和监督,同时他们也是享受种植乐趣和成果的受益方。

  “居民们在管理和维护菜园的过程中,大家相互帮助和协作,增进了邻里情谊。”沈璟柳表示,下一步,新景小区将继续挖掘小区“边角料”,打造出更多共享菜园,还会邀请居民参与到前期规划、布置细节、后期管理等各个环节,提高他们的协商议事能力,引导他们参与到社区公共事务中来,提升社区自治氛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综合
   第04版:故事
   第05版:生活
   第06版:悦读
   第07版:法治
   第08版:绿岛
“边角料”变菜园 文明种植乐趣浓
打造四季飘香“百果园”
崇明90后村干部朋友圈“卖鸡鸭”
退役军人蔡洪斌坚守岗哨33年
本区核酸检测实验室建成并通过认证
压实农民工工资无拖欠目标责任
未来独生子女不能继承父母房产?
崇明报综合03“边角料”变菜园 文明种植乐趣浓 2020-08-05 2 2020年08月05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