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法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7年08月16日 星期三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个吸毒人员的回归之路
  在庙镇江口地区,有一家名为“七宝面店”的餐饮店,店主七宝(化名)把生意经营得风生水起。每天凌晨2点多,七宝就会来到店里,开始做面条的浇头和馄饨的馅料。

  45岁的七宝是个有故事的人,棕色的皮肤,结实的身板,短短的一层头发露出了些许白茬,聊起天来爱笑,看起来与平常人别无二致。谁能想到,他其实有将近20年的吸毒史,2次被执行强制戒毒。

  这样一个曾经被无数人看低、排斥的“瘾君子”,在村委会、社区禁毒工作人员的帮助下,终于成功戒掉了毒瘾,重返社会。

  浪子回头重做人

  “1995年的时候,我就已经开始做生意,赚了不少钱。”七宝摁熄了手中的烟头,苦笑着摇了摇头,“但那时候,太喜欢玩,误以为吸毒是一种派头,唉!”

  2015年,七宝第2次从戒毒所出来了。面对亲人的失望、街坊的冷眼,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找点正经事做一做,真的不能再吸了!不能再进去了!”七宝也痛恨着自己,暗自下决心。

  2015年9月,七宝在江口地区开了家面店。可刚开没多久就遇到了麻烦事,由于没有营业执照,且后厨装修不规范,面店面临罚款和停业。

  因为长期的吸毒和强戒经历,许多戒毒人员与社会都有不同程度的脱节,小到智能手机的使用,大到一些证件、执照的办理,都是摆在他们面前的实际困难。禁毒社工蔡鹤鸣表示,戒毒人员融入社会,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帮助他们重建社会关系。

  交谈中蔡鹤鸣告诉记者:“村、镇两级政府对于帮助社区康复人员回归社会都是很支持的。了解情况后,庙镇政府立即帮七宝办好了相关执照,而其所在的联益村村委会更是帮他把后厨按照标准进行了改造。”当年10月14日,七宝的面店再次成功开张。

  为了帮七宝把面店的生意搞上去,禁毒工作人员时常推荐身边的人过来帮衬。七宝店里面和馄饨的配方得自南门一家有名的馄饨店,且面和馄饨的价格又便宜,所以食客络绎不绝。江口地区,学校、邮局等单位的工作人员、学生及附近居民大都是面店的回头客。

  帮更多人走回正轨

  有了正当的收入来源,七宝的精神状态越来越好,逐渐适应了正常的生活节奏。但七宝却并未满足眼下安逸的生活,他希望能多帮助一些和自己有着相同经历的人。饭店开张后没多久,他就先后招聘了6名戒毒人员来面店打工。

  “理想和现实总是有些许差距,面店的收入实在有限,支撑这么多人真的很难。”七宝说,“还好我们这群人里有几个有做水电工、泥水匠、油漆工的手艺,这也让我们想到了一个出路——开一家建筑公司。”为了让大家能静下心来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办事,七宝和大伙商量后,于2015年12月24日,成立了上海强汉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公司成立之初,根本没有生意。”七宝回忆说,由于几个人都是戒毒人员,因此公司门庭冷落。“为了拉生意,我多次上门,向盖房的村民承诺,我们先开工干活,房子盖完,他们找第三方验收,通过了再给我们钱。”就这样,2016年,建筑公司接到了2单为村民盖房的生意,房子的质量受到了本家的好评。

  看到七宝他们干得不错,为鼓励他们继续好好做下去,2016年,庙镇政府将一些小型工程委托给了七宝。“当时我就想要带着大家一起做好这事,不辜负政府对我们的信任,同时证明我们能靠自己赚钱养活自己!”说起工作,七宝眼神里充满希望。他得意地说:“这些工程完工后,经过第三方检验,工程质量都获得了好评。”

  融入社会仍需继续努力

  戒毒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过程,完整的医学戒毒治疗包括生理脱毒、心理脱瘾、康复治疗、回归社会等四个环节。

  经历过强制戒毒的“瘾君子”,基本上已经完成了前三个环节,然而,强戒之后的复吸率,跟回归社会的阻力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2015年,当强戒结束,七宝回到家中进行社区康复时,就遇到过不少现实问题。

  “社会上不少人对我这种人有偏见,刚回来那会儿,一些街坊会躲着我,想去当个保安,帮人家看看门,当个快递员,送送货,可别人一听我曾经吸过毒,就不要我了。”

  吴燕(化名)是七宝店里的员工,也是一名戒毒人员,她坦言,2016年结束强戒后,想找份工作真的很难,最后是七宝聘用了她,还常常鼓励她,吴海燕决心跟七宝一样彻底远离毒品。

  “现在年龄不小了,也没有什么手艺,只能尽力找一点事儿来干干,毕竟家里还有2个孩子,需要一份收入维持生活。”吴海燕的精神状况,还是比较乐观的。

  禁毒社工蔡鹤鸣介绍:“很多戒毒人员走出戒毒所后,其实是非常痛恨毒品的,在他们心里,也有着对正常生活、亲情友情的强烈渴望。作为禁毒工作者,要尽自己的全力,帮助他们,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尽管困难很多,但是我们会一路努力下去!”

  “年轻时我真不该碰那些东西啊!”七宝回忆着过往有些许感伤。如今的七宝再也回不到20年前的青春年少,但被毒品折腾了半辈子后,终于回到了生活的“正轨”,周围人们的关心也让他感到了丝丝暖意,他满意和珍惜现在的生活,同时也希望在政府的帮助和支持下,能帮助更多有着和他相同经历的人。

  □记者  沈俊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综合
   第04版:走进“十三五” 迈向“世界级”
   第06版:生活
   第07版:法治
   第08版:绿岛
一个吸毒人员的回归之路
劳动合同文本应交付劳动者
仅凭银行汇款单能否证明借贷关系成立?
铤而走险非法贩卖甲醇终获刑
崇明报法治07一个吸毒人员的回归之路 2017-08-16 2 2017年08月16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