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支一扶”计划的实施,对以农业为主、渴求青年才俊助推地区发展的崇明而言,犹如注入了一剂发展“强心剂”。过去几年,一批又一批的大学毕业生走进崇明基层,投身纷繁复杂的一线工作,在锻炼自己的同时,也用青春的汗水谱写了一曲曲为人民服务的岁月华章。
日前,记者从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了解到,2017年“三支一扶”招募工作已启动。“有志于投身世界级生态岛建设的青年学子,崇明愿‘张开双臂’,欢迎你们的加入!”
65个“岗位”虚位以待
“三支一扶”,指的是大学生毕业后到农村基层从事支农、支教、支医和扶贫工作。走过10余年,“三支一扶”计划已成为向基层输送急需人才的重要渠道,成为在基层一线培养锻炼青年人才的重要平台。
据悉,今年崇明计划招募“三支一扶”大学生65名,岗位分布全区18个乡镇及水务、农业等部门,涵盖镇村综合管理、就业和社会保障、水利、农技推广、合作社助理等类别(具体岗位及报名信息以21世纪人才网公布的《招募公告》为准)。招募对象要求为上海市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或外省市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上海生源毕业生。服务期限为3年。
待遇方面,服务期间日常生活补贴按月发放,每人每月3600元;政府奖金,第一年16200元、第二年20200元、第三年24200元。在岗服务满6个月以上的“三支一扶”人员将享受一次性安家费补贴2000元。除此之外,大学生们还能额外享受交通补贴。各服务单位也将及时为大学生安排住宿、提供必要的生活用品。区相关部门每年还将在全面考评的基础上,按10%左右的比例,评出一定名额的优秀支扶大学生,给予奖励。
为了鼓励大学生扎根基层,政策对服务期满的人员在报考服务地区机关、事业单位时,都将有所优待。
根据多年岗位用人情况显示,“语言相通、熟悉环境”的崇明籍“三支一扶”大学生能更快融入基层工作,留岗归属感也更强。本次招募期间,区人保部门也呼吁更多崇明学子能回到崇明,为家乡建设贡献力量。
五成离岗者进入机关事业单位
“服务期满后,出路在何方?会不会期满即失业?”这是很多有意向申报“三支一扶”的大学生最为关心、也最为担心的。不过,从崇明历届离岗“三支一扶”大学生的就业情况来看,形势还是比较喜人。
目前担任陈家镇社区事务受理中心副主任的张锴敏便是“三支一扶”计划的受益者之一。张锴敏是土生土长的崇明陈家镇人,2008年毕业前夕,正在为工作犯愁的她偶然获悉家乡正在招募“三支一扶”大学生,于是,抱着“可以离家近些工作”的想法报了名,最终通过笔试和面试环节,进入陈家镇党群办工作。2011年,服务期满之后,张锴敏顺利考入陈家镇事业单位,凭着自己的勤奋和努力一步步成为年轻业务骨干和岗位能手。
“到农村、到基层工作,肯定不比市区,远离喧嚣与繁华,年轻人一定要耐得住寂寞。”张锴敏笑言,当初隧桥未通,陈家镇的文娱生活相当贫乏,想逛个街买几件称心的衣服,都要坐好久的车到南门,但这份难得的“安宁”也为自我提升创造了良好条件,“基层工作纷繁复杂,对于初入社会的大学生而言并不容易,一个心无旁骛的工作环境恰是我们最需要的。”
当年,与张锴敏一同进入陈家镇基层单位工作的大学生还有6人,如今都获得了满意的工作岗位。“‘三支一扶’给了我一个在基层锻炼的平台,我将用所学知识为基层建设贡献力量。”张锴敏常这样勉励自己,也希望正在服务期和即将投身“三支一扶”队伍的大学生们,利用好这样一个锻炼平台,充实自己、提升能力,为今后的工作和人生积累宝贵财富。
据统计,自2006年实施“三支一扶”计划以来,崇明共招募“三支一扶”大学生663人,其中,支教20人,支农626人,支医17人,目前已有607人离岗。离岗后最终留在崇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有303人,约占离岗总数的50%。
为青年成才搭建“孵化器”
记者了解到,2006年“三支一扶”计划实施之时,恰是崇明生态岛建设的起步阶段,当时各乡镇机关、事业单位“青黄不接”,人员年龄普遍偏大。“三支一扶”大学生的到来,为基层注入了活力。他们熟悉电脑操作,擅长文稿写作,运用自己的智慧创新基层工作方式方法,得到了用人单位的认可,也收获了用人单位更多的关怀。
长兴镇是崇明“三支一扶”工作做得较为出色的地区,该镇党群办主任朱江向记者介绍,2006年至今,全镇共招录“三支一扶”大学生20名,目前在岗3名,离岗17名,离岗人员中有11名继续在长兴本岛工作,这些支扶学子已成为该镇村居、机关、企事业等领域的优秀人才。
尝到甜头,让长兴镇更加关注“三支一扶”这一群体,实施科学培养机制。
大学生初来乍到,缺乏基层工作经验,怎样才能尽快“上手”?“我们就把他们安排到村委会、社区事务受理中心等与基层百姓接触较多的一线岗位上去锻炼,提升基层工作能力。”朱江介绍,该镇先后有13人到村上岗,1人在社区事务受理中心工作。长兴镇还将“三支一扶”大学生纳入该镇青年干部培训班,让他们与村居、企事业单位的年轻骨干一起接受培养,进一步提升综合素质。
针对期满就业问题,长兴镇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期满学生报考该镇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离岗后未进入公务员或事业人员队伍的,也可通过考试进入镇后备干部队伍,继续服务基层。此外,长兴镇还对在村服务期间表现优秀的“三支一扶”大学生精心培养,帮助其获得更好成长。
向青年才俊“张开双臂”的,不止长兴。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亟需创新精神、智慧力量,在生态崇明、美丽崇明、幸福崇明的建设舞台上,“三支一扶”大学生将获得更多一展才华的机会。 □记者 朱竞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