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利网注册在崇明,其创始人葛永昌上了本期《风瀛洲》杂志的封面。
关于返利网,我早有耳闻,但可能是职业、年龄、性别和性格偏好等诸多的原因,说实在的,我对此并不感兴趣。我甚至可以大言不惭地说,我至今从未网购过一件小东西,更不要说上返利网,仅为了图一点点小小的便宜。但是我却清楚地知道,像我这样的老土已经为时代所淘汰了。互联网风暴早已席卷全球,在大时代的潮流中不进则退,甚至溺亡!
我感兴趣的倒是返利这种模式。互联网催生了众多新业态,“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新365行中,有些还比较好理解,比如网购、网课、微商等等。有的备受争议,例如直播,居然也是赚钱的手段。更有匪夷所思的,就像返利,竟然靠返利来盈利!细细想来,这里面却大有学问。
首先是这个名字!直接把“利”字写在名称上,毫不避讳。“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古往今来,这虽然是一条亘古不变的真理,但真理往往不直接挂嘴上。“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似乎谈利者均为小人,为君子所不齿。但在当今疯狂的逐利时代,利字当头也并非一件难以启齿的龌龊之事。相反,开宗明义反而显得坦诚和真实。褪去传统遮遮掩掩的盖羞布,让大家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反而光明磊落、楚楚动人。响当当的“返利”两个字,反而更加夺人眼球,备受关注。这也是返利网短短十年,用户达到1亿的首要法宝。在“隐”与“显”之间,“隐”更适用传统,“显”更符合时代要求。
因返利而得利,其显见的盈利模式是电商平台和即将开发的线下商户在用户返利部分中的截余,其潜在的盈利基础却是数以亿计的小微用户的逐利心理,这种复杂的心理夹杂着朴素的节省、运气成分,但也并不排斥疯狂的投机因素(例如摇红包、砸金蛋)。与其说返利赚取的是返利的差价部分,还不如说返利正是利用了大众的逐利心理,大众返到的是小利,返利返到的是大利。以无数的小利,成就了返利的大利,正如涓涓细流终归大海,亿万墙砖垒起了金字塔。返利网正是把“小”与“大”的关系发挥到了极致。
把极致艺术发挥到更极致的,我认为是一种专注精神。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新变革之一,就是社会分工更加细密。葛永昌专注商业链中的返利环节,心无旁骛、专心致志,以“工匠精神”打造返利帝国,这一点尤其令人叹服。成功的人往往一生只做一件事,把一件事做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事实证明极少有人在一生中同时把两件不相干的事情都做到完美。因为人的生命有限,现时代的诱惑又太多。很多同时期开始做返利的企业,因为战略方向动摇而毁于一旦,在“专”与“兼”的选择上,现时代的确“专”要比“兼”更可能成功。
其实,比返利更成功的还是天猫、淘宝、京东这些舍得让利的知名电商,是返利让他们成为商业竞争中的更大赢家。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思想,舍得!有舍才会有得,有大舍才会有大得。懂得放下才会有更大收获。中国最成功的一批民营企业,正是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着中国传统的儒释道思想,这也是中国必将崛起于世界的核心竞争力和价值观。
最后,看看葛永昌的工作状态也很有意思。作为一个亿万身价的老总,居然没有自己的办公桌,员工们进来讨论就一起坐在沙发上聊。他的工作场所居然大部分时间在办公大楼外的咖啡店里。好像公司就没有这么一个老总存在似的。我想,这也许就是“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的道理吧!瞬间我好像也能明白了佛教中所谓的“有即是无,无即是有”的禅意了。
有媒体评价,返利是21世纪最具创新意义的互联网商业模式,我想说返利是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精髓在互联网时代最成功运用的商业典范。大家认为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