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一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6年07月06日 星期三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沉重的“人情债”松绑
  □本报特约评论员  咸海荣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物质生活的逐渐富裕,婚丧嫁娶大操大办、讲排场、慕虚荣、比阔气的现象愈演愈烈,不仅使人情消费持续攀升,广大干部群众不堪重负,而且扭曲了正常的人际关系,败坏了社会风气。抵制扫除一股弥漫社会的“人情歪风”,为沉重的“人情债”松绑,努力引导人情消费回归理性,树立文明节俭新风尚,是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必不可少的一课。

  说起眼下的“人情礼”,十有八九的市民都会流露出无可奈何的神情,称这已成为群众的沉重负担,份子钱越来越大,办事名目更是花样百出,除了婚丧嫁娶,乔迁、升学、开张、参军等大宴宾朋、少不了“上份子”外,更有甚者从孩子满月到周岁等等都要请客,让很多人不胜其烦。由此带来攀比成风。“你请我也请,你办我也办”,讲排场、讲面子,导致“人情债”越来越多,人情消费负担越来越重,很多人发出“高价饭难吃”、“人情猛于虎”的感慨。

  人情消费乃人之常情,然而,当下这个初衷本善的“礼尚往来”和“迎来送往”,却日益演变为沉重的“人情债”,逢年过节、婚丧嫁娶、添丁增岁、升学拜师、乔迁新居等五花八门的人情消费难以胜数,扭曲了人际关系、偏离了人之常情。为此,中央发布八项规定,党员干部带头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提倡文明简朴的社会风尚。调查显示,近年来,崇明结合文明创建活动,不断加大力度推行移风易俗,(下转3版)  (上接1版)倡导文明简朴新风,号召全体党员干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头节俭办事,带头革除陈规陋习,带头树立文明新风。在此带领下,城乡居民人情消费攀升势头有所遏制,但远未明显改观,特别是在农村,办事村看村、户比户的现象依然存在,办事讲排场、婚嫁彩礼负担重、随礼份子居高不下仍较普遍,群众呼吁要继续加大力度倡导文明节俭办事,努力减轻人情消费负担。

  利剑狠刹不良人情风,倡导文明简朴新风尚,是全县人民共同的期盼。眼下崇明正致力于创建文明城市和美丽乡村,我们要乘此“东风”,自觉俭省这不堪重负的“人情礼”。要坚决、坚持执行中央八项规定,从国家机关到企事业单位等杜绝人情消费与铺张浪费沾边,树立文明简朴办事的风气,引导社会反思当下大操大办、跟风攀比的危害,引导人情消费回归本真;党员干部更要带头移风易俗,新事新办,遏制送礼之风的蔓延;坚持在全社会范围内长期倡导移风易俗、节俭办事的风气,积极发挥社区、村委会等基层群众组织的宣传、引导作用,落实基层群众组织公约,发挥各类理事会作用,大力倡导节俭办事,积极引导人情消费回归真情、回归合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综合
   第04版:关注
   第05版:画刊
   第06版:专刊
   第07版:话题
   第08版:绿岛
人情可贵 不应“变味”
为沉重的“人情债”松绑
话题
崇明游
走在前做在前的爱心天使
记录变化 感受幸福
报头
崇明报一版要闻01为沉重的“人情债”松绑 2016-07-06 2 2016年07月06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