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中学高三(9)班 殷玲
当一个人能真正地折服别人,那么他被关注的重点,必将超越其功成名就本身,上升到可叹可敬的精神本质。钱学森,正是这么一个功名成就被广为流传,因赤子丹心被永远铭记的伟人。
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钱学森的颁奖词如是说: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
诚然,在钱老心中,科学最重。
一个人,从1929年接触专业性知识,学习高级课本内容,一直到1972年,始终孜孜不倦。每一门旁人穷尽半生琢磨不透的科学课程,他都能在三两年内学习好,总结好,相应地写论文写书。从应用力学到物理力学,从火箭航空领域到系统科学……即使皱纹爬上了眼角,头发悄然见白,却始终不放弃学习研究科学。满以为钱老一定是真正爱着科学,以科学为最重才会如此吧。
但,我更愿意去相信,无止境学下去的背后,是钱老“国为重”,“国为重中之重”的赤子丹心。
纵观当今社会,到处鼓吹“学习无用”的可悲观念,亦或是“学习成功论”的名利想法,无一不体现出当代人价值观的扭曲。而这种扭曲的真正原因,往往是人自身的追求在精神上的迷失。而一直被强调,一直被证明,能够对人的追求理想产生正确引导的“爱国”精神,最终只停留在了人们嘴上,停留在了困难前。
钱老对国家的一片赤子丹心是不同的。不同于停留再说,不同于遭遇到困难便弃之如敝履。
漫漫五年归国路。再完美的物质条件挽留不住归意似箭的心,再强硬的逼迫手段压制不住为国奉献的情。牺牲性命尚不在意,区区五年何足为难。赤子的丹心,日月可鉴。
短短十年两弹成。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史蒂夫是这么评价钱老的——钱学森在美国的成绩很好,但不足以让人折服。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贡献才真正了不起。钱老初回国内,无论物质生活,还是科研条件,都与他生活在美国时无法比拟。要打破中国导弹,原子弹方面的空白,苏联老大哥终归不是可以依靠的对象。那谁来?“我,钱学森!”钱老硬仗着无可畏惧的赤子丹心,挑下了如此巨担!又仗着这赤子丹心,用时十年,让中国打破导弹原子弹方面常人不可预见的宏浩巨桎,与苏美并驾齐驱。每每看到中国导弹的耀眼发射,每每听见中国导弹的震耳起飞,抬头,赤子丹心,天地共证。
有些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些人死了,他还活着。钱老离开了,但他那颗赤子丹心有力跳动的“砰砰”震撼声,始终无形于心爱祖国的苍穹之下。
物折人,岂能折人心。科学重,岂能重于国。尘世滚滚,丹心永恒!
(本文荣获“民族脊梁学界楷模——人民科学家钱学森”2015上海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巡回展征文比赛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