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这几天,向化镇的崇明水仙生产基地内一派忙碌景象,三四十名工人正在抓紧开挖水仙商品球。
据基地负责人施克松介绍,今年基地上的水仙球一部分采用机械化收割,而商品球全部采用人工开挖,工人们小心地用泥土将水仙球包裹好,这样更有利于水仙球的保存和生长。可喜的是,今年商品球个头比去年长大了不少,数量预计可达15万只。
施克松告诉记者,崇明水仙经过标准化、设施化栽培技术,打破了过去“长不大”的传说,为今后更好地进入上海市场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