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起在全县启动的镇村级中小河道轮流疏浚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这是本县改善河道设施、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所实施的重大水利实事工程项目,是一项惠及民生的生态工程,也是生态岛建设的延伸和发展。“一河清水便是福”这是人们的共同心愿,因而这项工程也倍受百姓欢迎。
十多年生态岛建设,崇明的生态基础建设、生态人居环境、生态能力建设得到了很大提升,我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水是反映生态环境的一面镜子,生态建设,治水第一,多年来,通过实施“万河整治”、河道保洁、河堤绿化、生态护坡等一系列优化水环境工程,以及陆续建成的覆盖城乡的污水处理厂、生活污水处理站等,崇明水环境、中等以上河道水质在上海区县中一直为上等。但是,崇明水网“末梢”部分,即村级中小河道——百姓家门口的小河、民沟却因多年缺少疏浚、整治,不少沟河杂草、水生植物丛生,垃圾成堆,河床淤塞……严重影响了崇明的水环境和百姓的生活质量。
水是生命之源。蓝天、碧水、绿色、低碳,全面提升生态品质,是生态岛建设的应有之义。多管齐下、标本兼治,全力开展中小河道轮流疏浚工程,让小河同大河一样“鱼翔浅底”、碧波荡漾,让“鱼虾满河”的喜人景象不必再从记忆中寻找,真正让人民群众吃得安全、饮得安全,这实在是一项全面提升崇明生态文明形象、造福于民的民心工程。笔者从崇明新闻媒体上获悉,为保证疏浚工程的进度质量,各乡镇对中小河道疏浚全部采取公开招标进行,县水务部门组织专门人员到现场检查验收,这是把好事办好的具体体现,笔者为此叫好。
这里,笔者还要指出的是,建设生态崇明,一河清水是关键,除了政府部门组织治理、加强管理外,很重要的一点是,人人从自己做起,从细节抓起,像保护母亲一样,呵护一河清水,如不向沟河倾倒垃圾、不向沟河排放污水、全面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等,保护生态、保护“生命之母”。让一河清水永远荡漾“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