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农业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他山之石】~~~
【他山之石】~~~
【他山之石】~~~
【他山之石】~~~
【他山之石】~~~
【他山之石】~~~
【他山之石】~~~
2011年11月30日 星期三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他山之石】
一位养鱼致富者的交流感言

  我叫甄殿安,是北京市平谷区马塘镇淡水鱼产销协会的会长。我们协会有620亩养殖水面,是平谷区标准化淡水鱼养殖基地。1991年开始养鱼,我们经历了养殖鲤鱼、草鱼、武昌鱼到团头鲂“浦江1号”的过程,最终通过养殖团头鲂“浦江1号”,实现了高产高效,走上了致富道路。 

  本人养殖水面66亩。1991年起先后养殖鲤鱼和草鱼,经济效益一般。1996年5月,我们开始养殖武昌鱼,产量和效益都有一定的提高。1997年我们协会养殖户都养殖武昌鱼,到1998年平均亩产达到2000多斤,武昌鱼的规格达到每尾7-8两,效益比1996年又有提高。可是好景不长,2000年起,市场上7—8两规格的武昌鱼就不受欢迎了,而每尾1斤以上的则供不应求。作为会长我清醒认识到协会只有更换新品种才能赢得市场获得效益。2003年,在松江区水产良种场的帮助下,我率先引进团头鲂“浦江1号”进行试养。利用5亩水面放养团头鲂“浦江1号”乌仔10万尾,到2004年4月净产仔口鱼种12000多斤,平均每尾规格达2.5两。当年10月15日,获团头鲂“浦江1号”商品鱼26400斤,平均规格每尾1.2斤;湘云鲫4000多斤,平均规格每尾0.5斤,共计3万多斤,平均亩产4000斤。 

  养殖成功后,我将团头鲂“浦江1号”推广给协会养殖户。2004年以后,大家都养起了团头鲂“浦江1号”。几年来,有关专家多次到我们这里进行现场指导,帮助我们提高产量增加效益,2007年取得了平均亩产超4000斤、亩效益8000元以上的可喜效果。今年8月,我们协会养殖的团头鲂“浦江1号”平均每亩已上市4175斤。其中1户养殖5亩,开展团头鲂“浦江1号”和鲫鱼混养,亩产已达4920斤,亩经济效益接近一万元! 

  □摘自松江区水产技术推广站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综合
   第04版:百姓故事
   第05版:生活
   第06版:社会
   第07版:农业
   第08版:绿岛
茉莉花如何养护?
冬前小麦田间管理技术指导意见
秋播农田化学除草技术
枇杷树做行道树如何栽培管理?
安全、生态型水产养殖技术简介
遗失启事
一位养鱼致富者的交流感言
崇明报农业07一位养鱼致富者的交流感言 2011-11-30 2 2011年11月30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