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记者 丁沈凯
本报讯 见维修人员过来检修健身器材,几个正在早锻炼的老人立马围拢,七嘴八舌地反映哪几个器材有问题:“这个单杠松动,借不上力了。”“这个漫步器的踏板坏了,该换一个了。”待维修完毕,老人们又高兴地锻炼去了。
这是记者日前在竖新镇永兴村健身苑点看到的一幕。年近八旬的宋老伯几乎每天都来此锻炼,他一边活动筋骨一边说:“自从村里的健身苑点建成以后,每天早晚来这里锻炼的老人可多了,有时都要排队。大家觉得在这里锻炼,既能呼吸新鲜空气,又能和老朋友们聊家常,舒坦!”正在晃板上扭着腰的丁阿姨也接过话茬:“过去锻炼只能跑跑步,现在器材多了,一趟下来个把小时,出出汗,身体比以前硬朗了。”
近年来,本县群众健身设施建设成果显现,目前全县已建成健身苑点343个,农民健身场地136片,社区公共运动场19片。以永兴村为例,该村健身点设有单杠、上肢牵引器、太空漫步机等各类健身器材18件,深得村民尤其是中老年人青睐。
记者又来到离永兴村不远的明强村健身点。深秋时节,天气转凉,但在篮球场上,仍然有几个身着短袖运动装的男孩挥汗如雨。今年读高三的小王,平日功课繁忙,但是节假日总会约上三五好友来这里打球。他兴奋地告诉记者:“听说马上就要建灯光球场,我们再也不用摸黑打篮球了!”记者犹记得,以前,只有学校体育课上才有机会接触篮球运动,平日在家很难找到打篮球的场地。随着本县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的蓬勃开展,兵乓球台、篮球场、网球场等适合青少年运动的场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各社区、乡村。
健身器材都有使用年限,出现毛病怎么办?县体育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贯彻好全民健身和新农村体育事业发展纲要,本县将尽全力筹措资金,做好健身器材维护、更新工作,让动起来的老老少少无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