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一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绿华镇华西村新农村建设“加速跑”~~~
绿华镇华西村新农村建设“加速跑”~~~
绿华镇华西村新农村建设“加速跑”~~~
绿华镇华西村新农村建设“加速跑”~~~
绿华镇华西村新农村建设“加速跑”~~~
绿华镇华西村新农村建设“加速跑”~~~
绿华镇华西村新农村建设“加速跑”~~~
绿华镇华西村新农村建设“加速跑”~~~
2011年11月16日 星期三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绿华镇华西村新农村建设“加速跑”
村民幸福指数“节节高”

  □记者  朱竞华

  秋末冬初,趁着连日的晴好天气,记者沿着宽阔平坦的新绿公路驱车进入绿华镇华西村。只见沿路村舍被挂满沉甸甸果实的桔园包围,桔中有楼,楼在园中,红绿相间的桔树下欢快觅食的小鸡、整齐的屋舍和丰收的笑脸绘成了一幅动人的丰收秋趣图。

  “今年桔子产量减少了,可价格却卖得不错,高的已经卖到1.1元一斤,桔农丰收在望!”华西村村支书郁顾昌的脸上有着和村民一样的幸福表情。2008年末,县委制定《三年行动纲要》,要求深入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努力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三年过去了,华西村的村民一次又一次地享受着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实惠,口袋鼓了,住得好了,生活更惬意了。

  告别牛车  致富路畅了

  农民增收致富是新农村建设的“第一工程”,是村民幸福的基石。 

  要致富,先修路。 

  陆惠昌是华西村一名有着30年种龄的老桔农,村里大部分人都认识他。与老陆同样有名的还有他那片位于村西南角的30多亩桔园。 

  地理位置偏僻,道路狭窄坑洼,运输车根本进不到桔园。过去,每到桔子收获季节,最让陆惠昌烦心的不是桔子卖不出好价钱,而是如何把一箱箱桔子运出去。牛车,这是陆惠昌当时无奈但又唯一的选择。从桔子装车,到牛车拉着桔子来到早已等候在大路边的卡车前,足足要花上半个多小时,而这仅仅是在最佳天气条件下。“倘若遇上下雨天,狭窄的道路顿时变得泥泞不堪,牛车时常因打滑翻车,真是又气人又无奈。”陆惠昌回忆说。“不只牛车会遇险,卡车同样也难幸免。”卡车要驶上主干道新绿公路,需经过一座桥(现名为格兰富桥)。别看如今桥面平坦宽阔,当时却是一座颇有弧度的拱桥,桥面狭窄且无护栏。卡车在爬坡过桥时司机像在坐过山车,视野不佳。“交通的不便,让我们吃尽了苦头。”陆惠昌唏嘘不已。 

  片刻感慨之后,陆惠昌饶有兴致地谈起了如今村里的变化。“瞧瞧现在的路,条条水泥铺筑,四通八达,运输车可以直接开到田头,(下转6版)

  (上接1版)再也不用为交通而担忧。”村里的桔子买卖随着道路的通畅,越做越红火,村民的腰包也鼓起来了。 

  华西村的道路建设,主干道新绿公路最有代表性。记得2008年,记者来到华西村时,当时的新绿公路仅是一条4米宽的水泥路,此后几年,新绿公路一拓再拓,从4米增至6米宽,又从6米拓宽为如今的7米,水泥路也变成柏油路。村里还因此通上了公交车,对于地处偏远的华西村村民而言,上镇买菜和办事更方便。

  从鱼塘屋搬进居民小区

  居住环境良好是幸福的保障,百姓安居才能乐业。增加群众舒适感和满意度是华西村近年来秉承的基本发展观。 

  “生活公寓化、村民市民化、管理小区化”,站在华西村新农村居民点前,让人仿佛有了一种进入别墅区的感觉。成排连片的小洋房各具特色,十分显眼。小区内水泥路四通八达,小区一侧的主干道格兰富路上,风光互补太阳能路灯照亮了夜路。宽带、电话、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在这里也是一应俱全。“这里的‘楼盘’现在可是抢手货,大家都抢着入住。”郁顾昌说。 

  据了解,目前建起的是华西村新农村居民点的一期工程,有宅基地48套。如何把这仅有的48套宅基地分配好?村里最终选择把首批入住权交给住房条件最困难的村民,村民杨忠卫便是其中一位。 

  记者跟随杨忠卫来到他的新家里做客。这是一座两层楼的小洋房,一进门,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雪白的墙壁、干净的地面,整洁的环境让人心情舒畅。底楼是客厅和厨房,还有一间休息间,二楼是主人的卧室。杨忠卫搬来两张椅子,与记者促膝而谈。 

  “住了10多年的鱼塘房,没想到还能搬进小洋房。”杨忠卫告诉记者,这鱼塘屋一般都是主人家为防小偷和观察鱼儿生长而设立的暂住屋,可他们一家却把那里变成了常住地。看着周边的村民纷纷建起了小楼房,自家却还是四五口人挤在几间破旧的小平房里,杨忠卫心里很不是滋味。“遇上下雨天,房子还漏水,真是又气又恼。”那为什么不建新房子呢?“这几年腰包是鼓了,可我们是从港沿镇搬来的‘移民’,没有地基来造房子。”杨忠卫说。 

  当得知自己成为居民点第一批住户那一刻,杨忠卫别提有多高兴。“新小区环境好,设施齐全,离村委会和公交站点又近,办事方便,好得没话说!” 

  杨忠卫告诉记者,最近几年的新农村建设,为村子带来的变化真是说不尽道不完:河道、道路有了保洁员,村子变美了;健身活动室、农家书屋相继落成,激发了一大批舞蹈爱好者和书迷的热情,村民精神文化生活丰富了;村卫生室改造一新,村民看小毛小病不出村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综合
   第04版:特稿
   第05版:生活
   第06版:悦书
   第07版:农业
   第08版:绿岛
区县政协之友社负责人 联谊交流会在本县召开
村民幸福指数“节节高”
暖阳照大地晴好忙秋收
运动着,幸福着
如何既富菜篮子又鼓钱袋子
抓文化亦是抓民生
报头
天气预报
崇明报一版要闻01村民幸福指数“节节高” 2011-11-16 2 2011年11月16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