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邱月兮
本报讯在堡镇东方社区信息苑里,70岁的李志坚娴熟地点开自己的微博,更新了今天的状态:“这几天又发动了几个80岁的老人来信息苑,学五笔、看新闻,网络的世界其乐无穷。”老李是东方社区信息苑的常客,他的QQ名叫马丁可可,聊天的时候“木有”、“神马”等网络新词信手拈来,这让他感到年轻了不少。
虽然如今家家户户都有电脑,但东方社区信息苑仍然人气不减。这里有一对老夫妻,不论刮风下雨,一天也不落下。老人们喜欢这里浓厚的学习氛围,喜欢和老朋友们一起听戏、看电影,更喜欢这里的工作人员,“他们就像我们的孩子一样,既有礼貌又有耐心。”
信息时代计算机网络迅速普及,然而老年人、社区少年儿童、外来务工人员却由于技术门槛和经济实力等各种原因,成为了“弱势群体”。为了不让他们在数字时代吃“闭门羹”,东方社区信息苑成为他们赶上时代步伐的“加速器”。自2005年首家成立以来,本县已建设东方社区信息苑16家,基本覆盖全县各乡镇,有些东方社区信息苑高峰日要接待几百名社区居民。
一位二十多岁的壮小伙趴在电脑桌上,全神贯注地练习着WORD操作。他叫小吴,是一名农民工。“打工挣钱不容易,舍不得花钱去买电脑,信息苑为我提供了很好的学习平台。”2009年,东方社区信息苑组织的“万名农民工绿色网上行”公益培训活动吸引了像小吴这样的农民工,他们免费接受了16个课时的系统培训。“东方社区信息苑同时还是一个‘绿色无公害网吧’,我们的孩子在这里都很放心,(下转6版)
(上接1版)因为这里没有不健康的网站,还有工作人员监督。”居民王阿姨告诉记者,每到暑假,她就把孩子带到这里学习娱乐。
“为数字时代的弱势群体点亮心灯,让他们平等地接受教育和学习服务,这是我们的义务和责任。”东方社区信息苑崇明区域经理郭萍的这番话,说出了全体员工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