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法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5年09月20日 星期六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法治赋能基层 巧解邻里纠纷

  □ 记者 许聪

  “这个调解方案我们接受,烦心事终于解决了,真是太感谢你们了。”9月12日,在陈家镇司法所开展的“法治赋能基层 共建和谐乡村”专项活动现场,陈家镇裕鸿佳苑第五社区居民林某和高某在“三所联动”调解人员的见证下握手言和,这起因装修漏水引发的纠纷得以圆满化解。

  今年8月初,家住裕鸿佳苑第五社区的林某发现自家客厅和阳台的天花板出现大面积水渍、起皮和发霉现象,阳台的照明灯也因短路损坏。经物业勘察,原来是楼上高某家中装修施工时堵塞了阳台地漏,清洗阳台的积水未能及时排出,渗透地面导致林某家中受损。

  第五社区党总支知晓情况后,立即牵头开展调解,高某承认漏水系自家装修造成,但双方对赔偿金额和维修方案存在较大分歧,矛盾有激化趋势,故双方申请“三所联动”调解。专项活动现场,在司法所调解员、社区民警、法律顾问和陈家镇人民法庭法官的努力下,双方的态度逐渐软化,最终画上了圆满句号,既解决了烦心事,也缓和了邻里关系。

  当天的活动还邀请法官、律师来到现场,结合居民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热点问题,面向居民开展法治专题讲座和“法律沙龙”,普及与村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内容涵盖婚姻家庭、财产继承、土地承包、邻里关系、侵权责任、合同订立等热点问题,结合陈家镇发生的真实案例,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解析。在现场咨询环节,针对居民提出的个性化法律问题提供专业解答,引导群众认识到民法典是保障自身权益的“社会生活百科全书”,鼓励他们养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意识和习惯。

  此次活动是陈家镇以法治建设为抓手、破解基层治理难题的一个缩影。裕鸿佳苑第五社区由原来7个村的村民拆迁回搬组成,是一个典型的“上楼农民”社区,存在治理主体多元复杂、矛盾纠纷类型多样、法律服务需求旺盛但供给不均等诸多治理难题。

  近年来,陈家镇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打造了集综治、维稳、司法、矛盾调处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治中心——“东滩红雁群防群治平安建设工作室”和“第五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从党员骨干、退休政法干部、教师、热心居民中遴选培养“法律明白人”和“法治带头人”,组建了一支熟悉业务、热心公益、公道正派的专职人民调解员队伍,搭建法律专业人士与基层干部、群众交流平台,及时有效开展法治宣传、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区社会和谐稳定。

  今年以来,陈家镇裕鸿佳苑第五社区共成功调解矛盾纠纷17件,其中婚姻家庭纠纷8件,邻里纠纷6件,人身损害赔偿纠纷2件,合同纠纷1件;共开展法治讲座3场,法治沙龙2场,接受法律咨询54人次。居民遇到邻里纠纷、法律困惑、权益维护等问题,在社区内就能找到专业的解答和调解渠道,法律服务变得“近在咫尺”,打通了法治的“最后一公里”,实现矛盾纠纷在源头上得到预防和减少。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综合
   第04版:画刊
   第05版:生活
   第06版:专版
   第07版:法治
   第08版:绿岛
提供虚假简历单位能否开除
法治赋能基层 巧解邻里纠纷
医疗器械免现场核查“新规”落地崇明
男子连续涉嫌危险驾驶被抓
☆民法典100问
崇明报法治07法治赋能基层 巧解邻里纠纷 2025-09-20 2 2025年09月20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