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工商户作为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经济增长、促进就业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崇明,个体工商户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为当地特色产业发展、乡村旅游繁荣注入了活力。崇明区市场监管局积极响应政策号召,大力推进个体工商户分型分类帮扶工作。
依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开展个体工商户分型分类精准帮扶提升发展质量的指导意见》将个体工商户划分为 “生存型”、“成长型” 和 “发展型”,并针对不同类型采取差异化帮扶措施。目前崇明区共有个体工商户27000多户,主要从事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及制造业。2024年首次分型后,崇明区共有成长型个体工商户3250户、发展型627户。
在分型的基础上,崇明区市场监管局加大对 “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的培育力度,40家区内美誉度高、经营效益好的个体工商户通过区市场监管局“一户一方案”针对性辅导成功申报“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其中包含9户五星民宿、3户非遗传承人及保护基地、3户长期诚信经营达20年,涵盖了农业、民宿、餐饮、零售等多个行业领域。
在“特色”类个体工商户培育方面,针对依托本地独特产业和旅游资源,开展旅游接待、传统手工艺制作、土特产品销售、特色餐饮服务的个体工商户,区市场监管局在技术研发、产品设计、检验检测、质量追溯、营销推广等方面加大服务支持力度。例如,绿华镇绿港村的桔香园农家乐,在发展过程中得到了市场监管局在提升服务品质、打造特色品牌等方面的指导,逐渐成为远近闻名的乡村旅游休闲度假地。对于积极参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新经济形态的 “新兴” 类个体工商户,区市场监管局积极引导其参加网上经营技能培训,并推动互联网平台企业提供合规指导等服务措施。
在乡村振兴进程中,这些 “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发挥了重要的示范带动作用。许多个体工商户通过自身发展,带动周边农户提升产品品质、打开销路,助力农民增收致富。一些从事特色农产品销售的个体工商户,通过电商平台将崇明的优质农产品推向更广阔的市场,既增加了自身收益,也带动了当地特色产业发展。
展望未来,崇明区市场监管局将继续深化个体工商户分型分类帮扶工作,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服务质量,为个体工商户的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条件。持续挖掘和培育更多 “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让个体工商户在崇明这片土地上持续绽放光彩,助力崇明区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科普小知识
一、什么是分型帮扶?
个体工商户分型是市场监管部门将实际开展经营活动的个体工商户,按照存续时间、经营状况、纳税情况、雇员人数等指标划分为三种类型。并会同相关部门根据个体工商户不同发展阶段特点实施有效帮扶的措施。个体工商户经营者可于每年八月中旬后通过“个体工商户名录”和“全国个体工商户发展网”,查询本市个体工商户分型标准。
1.生存型
特点:处于初创阶段,经营规模小、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差,销售额或者营业收入相对较低的个体工商户。
帮扶措施:优化市场准入服务,降低经营场所成本;探索柔性监管措施,落实好信用修复机制,打造包容审慎发展环境;严格落实相关税费减免优惠政策,确保应享尽享。
2.成长型
特点:处于稳定持续经营阶段,有少量雇员或者实际缴纳过税款,有一定销售额或者营业收入的个体工商户。
帮扶措施:畅通招工渠道,提供职业技能培训信息;依法落实阶段性优惠政策,加大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力度,“无缝续贷”坚持应续尽续。
3.发展型
特点:处于发展壮大阶段,经营规模较大,有一定税收贡献度或者吸纳就业能力较强,销售额或者营业收入较高,拥有良好商誉的个体工商户。
帮扶措施:开展各类专题公益大讲堂,培育经营者合规意识;建设“个转企”培育库,引导转型升级为企业;强化产品质量技术帮扶,优化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服务,助力打造自主品牌。
二、什么是分类培育?
个体工商户分类培育是市场监管部门会同相关部门对“名特优新”四类特色鲜明、诚信经营好、发展潜力大的个体工商户定期进行认定和重点培育的措施。
1.知名类
特点:产品和服务质量好、诚信经营、有一定品牌影响力,深受群众喜爱。
支持措施: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深化品牌创建服务,优化知识产权保护。
2.特色类
特点:依托区域文化和旅游资源,经营地方特色产品和特色服务,经营理念或经营方式独特,具有代表性。
支持措施:邀请和鼓励参与各类特色文旅项目及乡村旅游专属路线项目推广,培育特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3.优质类
特点:长期诚信经营;拥有老字号、非遗工坊等传统文化标志;经营者获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技能荣誉等。
支持措施:加强传统技艺传承指导,完善经营机制,鼓励参与标准制定。
4.新兴类
特点:率先从事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经营,在当地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有效带动产业发展和周边群众致富。
支持措施:提供互联网经营技能培训,引导平台企业倾斜流量,支持拓展国际市场。
□ 区市场监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