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
“低龄存时间、高龄换服务”新海镇探索养老互助机制——~~~
~~~纪念郑和下西洋620周年美术作品展开幕
~~~
崇明好物亮相“黄金城道”~~~
~~~
~~~
2025年07月12日 星期六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扬帆六百年 丹青绘远航
纪念郑和下西洋620周年美术作品展开幕

  □ 记者 施昊豪 摄影 吴雄

  本报讯 六百二十载潮起潮落。1405年7月11日,明代航海家郑和从江苏太仓起锚,拉开了中华民族走向远洋的序幕。2025年7月11日是郑和首次下西洋620周年纪念日,也是第二十一个“中国航海日”。值此光荣时刻,以“扬帆致远,文明互鉴”为主题的纪念郑和下西洋620周年美术作品展,在中兴镇C77文化创意园举行。

  步入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由著名军旅国画家钟开天创作,长达500米的郑和下西洋长卷。为创作这一巨幅作品,钟开天前期系统研读了《明史》、《瀛涯胜览》等古籍,实地考察郑和下西洋航线,专访东南亚、中东、东非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共收集、整理了民俗、民情史料,形成了十多万字的笔记,历时13年完成了这幅巨作。

  该作品内容分3卷18章,包含了300余个场景,17000多个人物形象,1000多艘舟船,1500余只动物,充分展现了时代精神和东方大国气派,被专家们评价为“史诗性巨作”“现代版清明上河图”,具有极高的文化和艺术价值及现实的历史意义。本次展览以“扬帆致远,文明互鉴”为主题,正是为了重新追寻那曾劈开万顷波涛、沟通浩瀚文明的非凡壮举,唤醒深植于民族血脉的开拓与包容精神。

  据了解,沙船是郑和下西洋初始阶段的主要战船,如今沙船也是是上海市市标的元素之一。崇明位于长江入海口,推动了沙船的使用和发展。据清乾隆《崇明县志》记载,沙船因崇明沙而得名,足见其深厚渊源。民营企业家郑荣德用十多年时间,对此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复制了上海的沙船模型,现场展出多个精美模型,复刻了当年的恢弘场景。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综合
   第04版:画刊
   第05版:生活
   第06版:理论
   第07版:法治
   第08版:绿岛
2025年第二期委员大讲堂举行
让养老服务更有温度
扬帆六百年 丹青绘远航
雪糕饮料销售火热 品类增多价格亲民
供销市集再升级 “节气消费”活力旺
为密闭空间作业者送上定制心理服务
中老年公益班开课 丰富市民文化生活
崇明报要闻02扬帆六百年 丹青绘远航 2025-07-12 2 2025年07月12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