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树清
合欢树,又名马缨花,乡间俗称夜合树,为豆科合欢属的一种落叶乔木。合欢树,冬天枯叶舞尽,春天萌发嫩芽,夏天鲜花盛开,秋天结籽串串。合欢树的叶很奇特,纤细如梳子状,又呈麦穗状。合欢树的花酷似五针松叶,又如红缨一样的绒花,毛茸茸的,或粉红,或深红,或绯红,清雅纤巧,异彩纷呈,宛若激情燃烧的火焰,娇艳浪漫,光鲜夺目。
初夏时节,徜徉在家乡崇明沿河岸的乡路上,田野绽新绿,处处溢芬芳。那齐刷刷地排列着一棵棵高大挺拔的合欢树,枝叶苍碧,亭亭玉立,娇羞脉脉,充满生机。到了盛夏,合欢花争相绽放,色彩由浅变浓,缀满枝头,满目红艳,宛若云霞,朦朦胧胧,袅袅蔼蔼,尽情舒展着自己动人的身躯,美丽极了。清清河水,波光潋滟,倒映着蓝天、白云和婀娜缤纷的合欢树,呈现出如诗如画的迷人景象,分外妖娆。清风和着花儿的清香,扑鼻而来,那一股馥郁清幽的香气甜甜的,淡淡的,纯纯的,让人不禁畅怀深吸,顿觉沁人心脾,神清气爽。
到了金秋时节,合欢树枝头果实累累,一簇簇,一丛丛,形似豌豆角,争先恐后地从密叶间坠出,那颗粒饱满的果实,又如一串串绿色的珍珠串在阳光下油光闪闪,如梦如幻。微风吹拂,摇着,晃着,闪着,恍如一排排密密的彩蝶颤动着翅膀,与左右两旁的水杉,樟树,栾树,樱花树相映成趣,构成一幅生动和谐的自然画卷。
合欢树的生长异于其他树种,其树叶和花儿有“弄姿作态”的特异功能,早晨太阳初升,叶片和花儿伸展有神,待到太阳落山,叶片和花儿渐渐收拢闭合,低垂“粉脸”,大有“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之美。这也使我产生一种联想,树和人类有相通之处,同样是白天做事,夜晚休息,可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隐隐然如闻古风。
医学研究表明,合欢树的皮、花和籽可供药用,有解郁安神,理气开胃,活络止痛,清热解毒,美颜解酒等功效。同时,合欢树质地坚实,细腻光滑,又富有相当的韧性。过去在乡间,家家户户的房前屋后都有种植,用以制作扁担、木柄之类农具以及桌、凳、柜等家具,是上好的优质木材,经久耐用,备受人们的欢迎。
我对合欢树情有独钟,缘于当年我家老宅后院那棵合欢树,是我的祖父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初种下的,长成十多米高,根枝粗得像水桶一般,双手合抱尚不能围。每到仲夏时节,枝叶茂密的合欢树像一把巨大的伞盖,那匝地的浓阴遮蔽了热辣的艳阳,这里便成了我们一家人乘凉避暑的理想场所,更是成为宅院里孩子们聚在树阴下撒着欢儿玩耍的乐园。直到1979年,老屋拆迁时,将这棵合欢树锯掉做成了桌子、凳子。但那熟悉的容貌,优雅的身姿,还有那淡淡的清香,依然留在我的记忆深处。
合欢树有一种坚毅的风骨,顶着风雪冰凌,抗着春寒料峭,她俨然像边关的哨兵昂首挺立在行道边,吮吸着大自然的营养,一天天积蓄着力量,凝神静气,含花绽放,尽显魅力和风范。
合欢树象征着朝气蓬勃,生机盎然,有和谐向上、合家欢乐之寓意。因此,如今在行道或绿地公园等都有种植,随处可见,用以美化环境,构成一道道亮丽的风景。山东省威海市将合欢树作为“市树”,合欢花命名为“市花”。
合欢树,能欣赏、能解病、能做家具。默默地奉献着花儿,奉献着果实,奉献着它的全部,耐人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