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5年04月19日 星期六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庙镇推出“能手管家”治理新模式

  □ 记者 顾利娟

  本报讯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在基层治理创新实践中,庙镇开展“双亮双领双争”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品牌建设,探索推出“能手管家”治理模式,通过为一技之长的村民挂牌亮身份、建机制搭平台,成功织就一张覆盖全镇31个村居的便民服务网。

  在庙镇米洪村党群服务中心能手联络站,一张实时更新的能手信息栏格外醒目。图上清晰地标注了理论宣讲、纠纷调解、家电维修等各类服务项目与20余位乡村能手信息。群众“需求清单”变为能手“服务清单”,实现了服务与需求的精准对接,让乡村治理更加高效便捷。

  走进村民施惠忠家中,满墙的维修工具见证着这位七旬老党员“家电神医”的初心。作为首批挂牌上岗的“先锋户”,施惠忠总是在村民最需要的时刻挺身而出。独居老人家中的洗衣机突然故障,施惠忠听闻后,立马拿着维修工具迅速赶到。他熟练地拆开洗衣机,拆解检测、更换零件、组装调试一气呵成,很快就修好了洗衣机。了解到老人经济困难,施惠忠还自费更换零件,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能手管家”的责任与担当。

  “我认领了家电服务岗,为群众服务,感到很开心。”施惠忠告诉记者。米洪村党总支部书记路月颖介绍,村里把有一技之长的党员、群众纳入能手服务队伍,让乡村能手从“幕后”走向“台前”,方便群众看得见、找得到。同时,通过能手风采展示、积分兑换、季度评优等激励机制,激发更多的能手参与到乡村治理中来。

  在庙镇,像施惠忠这样的暖心人物和故事屡见不鲜。青年党员开设“银龄课堂”,助力老人跨越数字鸿沟;水电“专家”以3分钟应急响应刷新服务速度……为提高群众诉求当日办结率,庙镇还推行了乡村能手轮值制度,各村居能手每周轮流值守在支部网格点和睦邻点,群众诉求响应速度显著提升。如今,能手管家的服务铭牌,不仅是能手的岗位公示牌,更成为群众心中的“安心符”。

  庙镇以“小能手”撬动“大治理”,不仅激活了乡村治理的“一池春水”,更浇灌出新时代的文明之花。后续,庙镇将立足“多格合一”工作,统筹两个综合网格力量,着力打造跨村联建、片区协同的“乡村能手服务圈”,让非遗匠人、种植能手等乡村能手在产业链条延伸、乡风文明培育、生态空间营建中绽放光彩,真正把治理痛点变成幸福支点,把治理难点转化为发展跳板,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综合
   第04版:画刊
   第05版:生活
   第06版:理论
   第07版:法治
   第08版:绿岛
持续提升“银发”群体幸福感
进一步加强代表工作能力建设
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百姓健康更有保障
油菜花开春意浓 踏青正当时
市民艺术夜校开课点亮美育夜生活
庙镇推出“能手管家”治理新模式
崇明报要闻02庙镇推出“能手管家”治理新模式 2025-04-19 2 2025年04月19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