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绿岛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5年04月12日 星期六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江河漫长,流出一种自然生活

  □ 丁惠忠

  我的闲暇生活,几乎常坐在河边垂钓。每一条河流,它们在野地、庄稼、草木间躺着,不管是人声熙攘,还是人迹罕至,都呈现古老的气息和岁月的厚重感。在那种氛围里,我会逐渐沉静下来。亲近自然,似一次次地与之坦诚对话。在我看来,江河漫长,亘古通今地流出一种自然生活,钓鱼颇为恰当,便将其命名为“自然生活”。同时,不免联想起契合自然的古代钓鱼翁,以及那些钓鱼文化的趣事。

  周初名臣姜太公,隐居垂钓陕西渭水河边;东汉“云山苍苍,江水泱泱”的严子陵,垂钓浙江富春江半山腰的江边;战国时期楚国的屈原,在湖南桃花江畔与资水交汇处凤凰山脚下垂钓,名屈子钓台。这“三大”古钓台,是现代钓者都向往的游钓之地。

  孔子也喜欢钓鱼,在山东汶上县马踏湖畔筑有钓鱼台,石碑上刻有“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他在《论语·述而》中言:“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教诲弟子,不用大绳网具拦河,将大鱼小鱼通通捕尽杀绝,不捕夜宿归巢之鸟,不射天空飞鸟,任其栖息繁殖。孔子早在2500多年前,就有了自然生态观念。

  最早涉及钓鱼的诗是《诗经》,其中《小雅·采绿》:“终朝采绿,不盈一匊。予发曲局,薄言归沐。终朝采蓝,不盈一襜。五日为期,六日不詹。之子于狩,言韔其弓。之子于钓,言纶之绳。其钓维何?维鲂及鱮。维鲂及鱮,薄言观者。”写一个妻子思念出门在外的丈夫之情,她连干活都没有心思,只盼丈夫尽早回来,与他一起去渔猎,整理钓钩、丝绳,去钓鳊鱼和鲢鱼,一边过一种净土在心的自然生活,一边期待享一份江河带来的口福。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诗如山水画一般,柳宗元借假这位渔翁浪迹于江湖野河去冬钓,营造出一种寒冷彻骨的孤独意境。

  而唐朝高适的《渔父歌》和张志和的《渔歌子》,写的是实在的钓鱼人。如《渔父歌》:“曲岸深潭一山叟,驻眼看钩不移手。世人欲得知姓名,良久问他不开口。笋皮笠子荷叶衣,心无所营守钓矶。料得孤舟无定止,日暮持竿何处归。”这渔父像我身边的钓鱼人一样,形象逼真。看《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此渔翁,不顾身处风雨中,竟然忘返寒舍。在诗人笔下,钓鱼人可谓如出一辙。

  最早在报纸上连载的钓鱼文章,要数民国年间的散文家于非闇(1889—1959)。他在《晨报》当编辑时写过《都门钓鱼记》,因文长在该报连载,京城好一番热闹。后来编辑出书,收在《都门四记》中,所写花、鸟、鱼、虫四记,令喜爱者领略渔樵耕读的生活之趣。

  古时钓鱼台及众多钓鱼诗文,藉此看出天下钓鱼人追求自由精神的文化内涵,既是古人与自然相处的生活方式,也是现代人崇尚的一项体育运动,其实都融合着自然之上一种生活哲学。且不需要花多少代价,仅一根鱼竿及一些小配件而已,却能给人带来有氧的自然生活,释放压力,愉悦心情,故备受青睐。

  春暖花开时,暖阳下的河水波光粼粼。春钓,我喜欢开一款九一八野战、疯钓鲫、一木及少量速攻,并不是常规搭配。半小时后开钓,几杆下去就有了反应,即改搓小饵,立标刚到位,一个明显顿口,我并没有及时抓住,很快立标上浮二目,我想有了,应该是鳊鱼吃口。不出所料,抬腕一抖,鱼钩住,冲了一下,被我轻轻地带出窝,首尾一斤多的鳊鱼入护。没有什么悬念,我熟悉这条野河,这尾鳊鱼是打头阵,接下去鲫鱼、鲤鱼都会上钩。

  到了大暑天,大多数鱼类躲藏水底懒得动,鱼开口如吞温热水。不过,本是家养的白鲢鱼野河中常有,温度越高它们越爱在半水或更浅的水层觅食,钓鱼人备下粗线大钩,期待着钓几尾大个体鱼。进入冬天,草、青、鲤等大型鱼,潜深水处越冬,鱼口禁食了。但鲫鱼照常吃食,它们耐寒,上钩的鲫鱼比往常要大一些,有冬钓大板鲫之言。春、秋两季,对钓鱼人来说,是钓鱼的黄金时段。

  所以,一年四季都有钓鱼人,或回到故乡的河边,或从城市远赴他乡游钓,空旷的江河周边有了人的融入,大自然的生活气息浓厚多了。但钓鱼藏着等待的艺术,等待鱼的繁衍生息,等待偌大江河鱼的游弋奔波,就像岁月变迁里的许多事,人生是需要等待的。

  我听周遭的钓友说,想去海上钓鱼。海钓大物,每个钓鱼人都梦寐以求,却不太现实。有一年,我站在台湾花莲壮丽的太鲁阁大峡谷面前,曾经地震,使花莲连接太平洋的海底鱼类纷纷被地震震死,鱼骨经钙化慢慢地成为山谷大理石。当海平面下降,露出一座座大山时,所看到的便是气势恢宏的太鲁阁——举世闻名的大理石大峡谷。鱼的世界,在自然灾难面前变得懦弱、无助和暗淡,想不到亿万年之后成了游客仰视的一处惊艳景观。面对这些奇观,不可无视其涵盖的警示。再说要是不珍惜地球,一旦气候变暖,会造成冰山融化,海平面不断升高,带来的后果会更严重。

  喜爱自然生活的人,钓鱼不愧是良方。如今水环境日渐变好,长江十年禁捕,海洋休渔期,生态大保护,江河湖海已经变得清澈,青山绿水是钓鱼人乐见的娱乐天堂,感谢大自然的厚馈。

  我因工作需要外出时,遇到一条江河,总要透过车窗睃一眼,见河边有持竿钓鱼人,有喜出望外之感。钓鱼人坚守着什么呢?我思忖不是别的,是一种爱,一有闲暇就热爱着这种爱。

  爱上钓鱼后,我常惦念着家乡崇明那一脉旷野、水域和葱绿的色彩,以及纯朴善良的父老乡亲。那里养育我的不仅是粮食,还有1400年以来沙地的地气、水的滋养和绵厚的乡情。这座岛屿上的百姓,依然将环境保持完好,江河湖泊可以挥竿垂钓,空气舒爽,木丰树森,境态和谐,最适宜去休闲度假,让生活慢下来。

  慢生活,贮藏着人生的安妥和吉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综合
   第04版:公益广告
   第05版:生活
   第06版:农业
   第07版:学生文萃
   第08版:绿岛
《东滩芦荡》
《一鸣惊人》
崇明琐记
春妍绽放满乡野
江河漫长,流出一种自然生活
崇明报绿岛08江河漫长,流出一种自然生活 2025-04-12 2 2025年04月12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