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莴苣、生菜、菠菜病害的发生对春季绿叶菜品质和产量有较大影响,做好该类病害的预警和防治工作,是确保春季绿叶菜供应的关键。
莴苣病害
莴苣灰霉病。今年莴苣灰霉病比去年和往年同期均偏轻。始见于去年12月25日(崇明)。当前全市莴苣灰霉病平均株发病率3.9%,是去年同期(18.1%)的21.5%,是近三年同期(13.5%)的28.9%,是近五年同期(16.0%)的24.4%,是近十年同期(17.5%)的22.3%。最高株发病率11%,病情指数最高为1.3。
莴苣霜霉病。今年莴苣霜霉病比去年和往年同期均偏轻。始见于去年12月5日(崇明),当前莴苣霜霉病全市平均株发病率6.1%,是去年同期(23.8%)的25.6%,是近三年同期(16.3%)的37.4%,是近五年同期(20.3%)的30.0%,是近十年同期(26.6%)的22.9%。最高株发病率为82%,病情指数最高为6。
莴苣菌核病。今年莴苣菌核病比去年和往年同期均偏轻。保护地栽培始见于去年12月15日(崇明),当前全市莴苣菌核病平均株发病率为1.6%,是去年同期(6.5%)的24.6%,是近三年同期(6.2%)的25.8%,是近五年同期(9.4%)的17.0%,是近十年同期(12.4%)的12.9%。最高株发病率8%,病情指数最高为8.5。
生菜病害
生菜灰霉病。今年生菜灰霉病比去年和往年同期均偏轻。保护地栽培生菜灰霉病始见期为去年12月9日(金山)。当前全市生菜灰霉病平均株发病率3.4%,是去年同期(8.1%)的42.0%,是近三年同期(6.7%)的50.7%,是近五年同期(6.8%)的50.0%,是近十年同期(10.7%)的31.8%。最高株发病率为50%,大田普查普发指数最高为0.3,系统调查病情指数最高为1.3。
生菜霜霉病。今年生菜霜霉病比去年、近五年、近十年同期偏轻,与近三年同期相当。始见期去年12月15日(崇明)。目前,全市生菜霜霉病平均株发病率11.7%,是去年同期(15.6%)的75.0%,与近三年同期(11.4%)相当,是近五年同期(13.2%)的88.6%,是近十年同期(12.6%)的92.9%。最高株发病率为100%,大田普查普发指数最高为1.6,系统调查病情指数最高为15.75。
生菜菌核病。今年发病程度比去年和往年均偏低。始见期去年12月15日(崇明),当前进入发病始盛期。今年全市生菜菌核病平均株发病率为2.9%,是去年同期(3.4%)的85.3%,是近三年同期(7.1%)的40.8%,是近五年同期(8.6%)的33.7%,是近十年同期(9.3%)的31.2%。最高株发病率为30.0%,大田普查普发指数最高为2.36,系统调查病情指数最高为15.75。
生菜软腐病。今年发病程度与去年和近三年同期相当,比近五年和近十年同期稍偏低。始见期为1月5日(嘉定、崇明)。当前生菜软腐病平均株发病率1.5%,与去年同期(1.4%)和近三年同期(1.5%)相当,是近五年同期(2.7%)的55.6%,是近十年同期(3.7%)的40.5%。最高株发病率为28%,大田普查普发指数最高为1.25,系统调查病情指数最高为0.05。
菠菜病害
菠菜霜霉病。今年发病程度比去年、近三年同期、近五年同期均偏高,比近十年同期偏低。当前保护地栽培菠菜霜霉病处在发生始盛期。今年全市菠菜霜霉病平均株发病率11.8%,是去年同期(8.4%)的140.5%,是近三年同期(7.4%)的159.5%,是近五年同期(9.6%)的122.9%,是近十年同期(13.6%)的86.8%。最高株发病率为90%,病情指数最高为32。
防治意见
农业防治
露地栽培。露地蔬菜开好腰沟、围沟,及时做好明沟清理,以利于排灌和降低地下水位,防止雨天时积水受淹,加快病害传播。
保护地栽培。莴苣、生菜、菠菜均属耐寒作物,保护地栽培条件下,在达到保温条件下,白天要开棚半小时以上,把棚内的热湿空气排出后再关棚;无寒流侵袭的天气,晚上大棚无需全关闭,留通风降湿的隙缝,防止晚间棚内湿度过高。
化学防治
防治适期。发病初期,即查见中心病株后5天左右。
药剂选择。霜霉病类:可选择氟菌·霜霉威、烯酰吗啉或噁酮·霜脲氰等;菌核病、灰霉病类:可选择嘧霉胺、啶酰菌胺等;软腐病类:可选择噻菌铜、氯溴异氰尿酸等。
防治方法。施药时间选在晴天的中午,兑水稀释至适当浓度,均匀喷雾。
注意事项。在使用药剂时,注意轮换用药,控制用药剂量和使用频次,并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防止农药残留超标。
□ 上海农技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