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施柳伊 崇明中学 高二(9)班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新荷微动,春水轻跃。庄子闻声,颔首俯身,终窥见池中生灵。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又虑天地之大,人却难有自由之身;望池水之浅,鱼儿却犹有悠然自得之态,庄子不禁喟然叹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此刻,你我似乎跨越了物种的鸿沟,语言的隔阂。鱼儿你寄情于我,我便为你诉心肠。鱼儿啊!你究竟是自由之快乐而出游从容,还是因无法突破这狭小天地而急得摇头摆尾呢?但鱼儿啊,当我的目光落在你那抹轻快灵动的身影时,我们便已互诉衷肠了吧!正因我是那多情之种,才得以与天地万物对话,再以天地之回音,与我自己清谈呐!
王国维先生曾这样评诗:一切景语皆情语。正因是此般性情中人,诗人们与自然对话,在自然中涵养情趣、体悟人生。正是身不由已的孤寂落寞,不栉进士才会在那残秋时节,面对着黄昏下的梧桐细雨,悲叹一声:“凄凄惨惨戚戚!”正是金榜提名的意气风发,才让翩翩少年驾马踏春,不由唱出“春风得意马蹄疾”的畅快。也只有国破山河在的怅然痛心,才让草堂老杜面对眼前抑不住的春色,竟使得“花溅泪,鸟惊心”。我们描摩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自然物语,也在“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中体悟自然之美。倘若你我皆是那无情之物,纵然仰视过崇山峻岭,聆听过婉婉莺啼,摩挲着萧疏草木,草、木、鸟、兽将仅仅是草木鸟兽,又谈何“花泪鸟心”呢?人类,作为宇宙的孩子,自诞生以来,便与天地建立起心灵的联系,以吾深情赋予万物之灵气,以万物之回应,甚至只需静默成画,便足以润泽吾之心意。所谓情景相生,物我两会,大概便是如此吧!
如此酣畅淋漓的感慨,却遭到“损友”“子非鱼”的质疑。对此,庄子当仁不让,巧妙回敬:“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是啊,我非鱼,所以难知鱼之乐,而你非我,又怎知道我的心思。的确,人有各自的月亮,没有人能做到真正的感同身受。然而,你不能以绝对的理性抑制无伤大雅的情感宣泄。总有一滴雨水会闯入你的世界,在你心里泛起一阵涟漪。千千万万道水晕汇聚在一起,便是全世界的心迹。只因你我间片刻思想的共鸣,情感的碰撞,便足以在心与心之间架起穿越千山万水的隧道。心跳有了频率,也就有了共振。
温·卡维林曾说:“推心置腹的谈话就是心灵的展示。”对于共处同一时代的人们,言语的对话无疑是情感升温的催化剂。哈贝马斯将行动分为策略行动与交往行动。交往是为了真正理解彼此而展开的对话,其核心在于真诚即情感的投入。与家人依偎炉边聊聊家庭琐事,对师长趁着课间倾诉烦恼,与同学进行一场如火如茶的濠梁之辩。俗话说:“快乐加倍,悲伤减半。”汝心之凄凄,吾知;吾心之畅快,汝知。但人的情意远不止步于“当时当事”,更在于他们能跨越生死,与无数伟大的灵魂进行“跨时空对话”。时至今日,“吾甚爱汝”的柔情不舍仍叫人心头一颠,“救救孩子”的心痛急切仍如雷贯耳,对“我是谁”的追问仍是驳论的焦点。千百年前,他们呐喊;千百年后,我们回应。“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又何止是书呢?品 “癫张狂素”,酣畅的线条是书家飘逸酒脱的精神;观凡高的《星月夜》,流动的星空下是大师炽热的生命;听贝多芬的交响曲,似乎听到了他向我们诉说不屈的精神。人类群星闪耀,我们借他们的光芒,点亮自我,同时亦温暖他人。若非尽情致深,怎能让时间的沉淀历久弥新。
鱼儿在游动,庄子为之心动。他的心中,应有鲲鹏直上九万里。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与茫茫天地万物对话,他的答案是“宁做王八不做官”的傲气,“以天地为棺椁,以万物作礼品”的淡然,“幻化成蝶,梦醒犹我乎”的追问,是一生自由的庄子。
透过雾霭,聆听心灵的回声。
“我的眼睛曾透过水去审视生活,生活也曾如秋水般阴郁、遥远;我的身体曾隔着雾去感受世界,世界也曾如迷雾般朦胧、茫然。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来,我顺着光束向上望,竟觉着太阳也那么难以琢磨。转身低头,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有着清晰的轮廓,那么真实。”如果心窗布满了尘渍,我们的心灵被尘封,眼睛就会昏花,产生错觉,美好的事物也会被玷污。“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透过雾霭,聆听心灵的回声,将情与景融于你的心胸,从自然间涵养情趣,于交流中塑造个性,在历史长河的遥相呼应下积累知识,怀着真挚的心情,与日亦丰厚的灵魂对话。“在没有其他路标时,自己做自己的路标。”让我们在对话中,感受到你,感受到那个独一无二的你。
倘若真有一番“闲情逸趣”,何不擅自羡一回鱼来?
教师点评
文章开篇整散结合的句式、优美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庄子赏鱼”图,点出正是因为庄子之多情,得以与天地万物对话,进而从诗人们的景语、情语中悟出以情接物的广泛性。接着笔锋一转,指出惠子对庄子“子非鱼”的质疑实乃以理性抑制情感宣泄,“损友”一词幽默、接地气,“总有一滴水会闯入你的世界”的表达,细腻而充满温情;最后作者再次从人的角度出发,言及人之真诚情感在生命中的温暖、给庄子带来的自由,以有情之眼看待世界时终成就独特的个体。全文语言灵动,引用自如,“大旨谈情”,多情之人,情及物、情及景、情及人、情及己,人终因情感而非仅由理智,成为可爱、自由的人。
□ 指导教师 魏立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