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施惠康
新来的村书记姓巫,大名永刚。
巫书记是外地人,大学毕业分配在机关工作。因挂职锻炼,才来到三星镇海滨村担任村书记。
“巫”姓在崇明本地很少。“巫”的读音,与崇明方言中“乌”同音,“乌”在崇明方言中的词义是“笨”,不聪明。村民们调侃:这个新来的巫书记,不知道是真“乌”,还是假“乌”。
巫书记刚来,村委的同事们为表示欢迎,邀请巫书记吃饭,巫书记不肯。同事们说:“这是自掏腰包,不是公款吃喝。”巫书记则说:“自掏腰包也不行,公款吃喝更不行。这迎来送往的风气不好。村民见咱一班人一起吃喝,他们肯定会怀疑公款吃喝。这样咱给百姓的印象就不好了。”
根据村里风俗,村民家里办红白喜事,都会邀请村干部来家里吃饭,因为在村民们看来,村干部来吃饭既能让本家显得体面,也体现出大家对村干部的尊重。可巫书记却说:“村民家办丧事,村委会表示哀悼,送个花圈这是应该的,我是外地人,不懂崇明本地的风俗,也不想入乡随这个俗——去村民家吃饭,这绝对不行。”
由于巫书记带头不去村民家吃饭,其他村干部,也都不再去村民家吃饭了。在咱们村已经形成风俗和惯例的村干部去村民家中吃饭这件事,竟被巫书记带头破了例。
巫书记三十出头,中等身材,说着一口标准的普通话。“这个不行”“那个不行”是他平时讲得非常多的话。但若以为巫书记是个不作为的“躺平”干部,那就大错特错了。为村民服务,解决村民困难他是非常热情、负责,而且从不推却。村民老季,身患绝症,无钱医治。当他的家人来村里求助时,村里按照规定,能够按规定给予他的关心照顾,村里全部给了他。可是巫书记晓得仅凭此,是不可能完全解决季建兴的困难的。于是他通过网络平台,公开老季的病情和困难,向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求助。在巫书记的热心帮助下,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包括巫书记本人,都纷纷捐赠医药费、生活费。拿到捐款的老季十分意外和感动。逢人就夸巫书记,他相托家人给巫书记送面锦旗,巫书记说你的心意咱领了。你但资金紧缺,就别瞎用钱了,把钱用在该用的地方。
类似为村民热心办事服务的故事在巫书记身上发生很多。巫书记说这是他的本职工作。村民们从开始时对巫书记的不信任、不接受。随着巫书记在村工作时间久了,做下的事情多了,就渐渐地变成了接受、信任和欣赏。村民们见了巫书记,也不好意思直呼“巫书记”了,而都是亲切地称呼他为“永刚书记”。
只可惜这个“永刚书记”没能在咱们村呆更长时间。新的工作岗位在等着他。最近,他又被组织安排,去新单位工作了。
巫书记一点都不“乌”,他在百姓心目中,形象很高大。人民群众都喜爱他。我们祝愿巫书记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始终牢记为民服务宗旨,做一名深受百姓喜爱的好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