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盛赛丹
“铛铛铛”“哐哐哐”……刚过完正月十五,上海冠华不锈钢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的厨具包装车间就恢复了忙碌的生产工作。车间内,各条工作线都已经开始运转,焊接声、捶打声此起彼落,汇成一首气势磅礴的乐曲。生产线上,每位员工都佩戴着耳塞,全情投入在手中的工作上。
这个车间一共有120名工作人员,全部为女性。她们主要负责给抛光好的锅具产品进行铆钉装配(或焊接)、盖子配套装箱、产品装配组装等工作。岗位看似平凡,她们的肩上却担负着冠华公司年出口7500万美金、合5个亿以上人民币销售额的最后一道工序,职责重大。
凭借着过硬的业务素质和团结进取的氛围,这群生产线上的“巾帼英豪”历来成绩亮眼。前不久,车间还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集体”。
业务能力强
人人都是“全能工”
为什么整个车间都是女工?车间主任陈翠娥告诉记者,车间里做的虽然不是技术活,但对细致程度要求很高,在这方面,女员工通常具有优势。
包装车间是企业生产的末道工序,从产品的内在质量到外观形象等,必须完全符合外商要求和出口标准,来不得半点懈怠和马虎。一个抛光检验合格的锅具上线后,需要经过车间员工们打标、焊接、清洁、贴标等多个步骤,才可以打包运往世界各地进行销售。不论哪个步骤的粗心或是缺失,都会导致产品不合格,因此每个员工都是保质保量完成锅具产品出厂的生产检验员。
“我们车间里有一半以上的人都是点焊、铆钉、装箱都能做的‘多能工’,不管哪个岗位缺人,都可以及时顶上,不会让流水线停下来。”陈翠娥告诉记者,车间目前有4条组装线,每条线每天可以生产4500—5000个产品。
正是有员工优秀的业务能力作依靠,车间每次遇上临时订单或订单变动时才能从容解决。“今年春节期间突然来了一个单子,虽然我们有一定的库存,但算下来还是缺了近两千个货品。”春节不少员工都回老家了,于是陈翠娥立马打电话联系在崇明的员工,组成了一支12个人的小分队,分担流水线上的各个岗位,“差不多一天时间,我们就把缺的货全部补齐了。”
学习精神旺
发挥智慧提高效能
“这是我们最近投入使用的新工具。”陈翠娥指着车间办公室的一块电子显示屏,上面清楚地展示了人员出席、生产计划、每日产量、订单达成率等分析数据。通过这块看板,员工可以对自己的工作效能形成更加直观的了解。车间班组也可以利用这块看板,及时把握项目的整体进度,并为员工安排相应的培训。
陈翠娥告诉记者,去年9月起,车间班组开始探索看板化管理的模式,推动车间向数字型车间进一步转型。“其实我一开始根本不懂电脑和这些操作、数据。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实践,慢慢地都能看懂,也可以给其他员工做解答了。”陈翠娥说,“我们每天利用晨会,把前一天的工作做简单的分析,并把今天的工作要求传达给员工,以便提高工作精准度。”
一直以来,车间班组把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作为班组工作的一项基本内容,作为车间主任,陈翠娥也一直在进行学习和探索。
如何提升全员效率,是陈翠娥在脑海里反复思索的问题。经过调查,她提出了产品周转“一线流”的工作流程,在原先包装流水线的点焊和收发岗位,精简了4名员工,进一步提升了整体效率,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现在的产品流传速度比以前更快了,整条组装线从头到尾都变得更流畅了,大家的配合度也更高了。”点焊工小张不住地点头。
团结氛围好
车间都是一家人
不仅在企业里爱岗敬业,一呼百应,冠华包装车间团队也热爱公益,乐于为社会做贡献。车间员工中,外来来沪人员占了八成以上。为了让新崇明人融入世界级生态岛建设的大潮,陈翠娥不定时便在群里发布公益活动信息——重阳节到敬老院做志愿者、参与冠欣苑外来员工居住区环境整治、参与疫苗接种宣传等活动,每每获得大家的积极报名。在一次次公益活动的锤炼下,不仅团队凝聚力提高了,员工之间也建立了深厚的情谊。
近3年来,新冠肺炎防控工作中,车间的女员工同样巾帼不让须眉。去年3月,上海疫情最严峻的时刻。她们主动请缨,站到了抗击疫情的风口浪尖。核酸采样、抗原检测、人员登记、信息比对、上门服务、秩序维护等各个环节都少不掉“三八军团”的奉献。
冠华公司有一个来沪人员集中的居住区域叫“冠欣苑”。为了让居住在其中的外来人员安全平稳地度过“封控阶段”,在公司党支部书记吴美的带头组织下,厨具包装车间的女员工们积极响应,组成了一支“喜时尚先锋突击队”,活跃在疫情防控的各个岗位上,应对各种突发情况。“车间的每个员工都很有集体感、团结感和认同感,面对困难一起应对,不怕苦不怕累。”吴美说,“整个车间就像一个温暖的大家庭一样。”
“平时有人家里遇上孩子发烧或者一些事情,大家都会全力帮衬,主动帮她分担工作。”车间员工小吴告诉记者,“不仅是因为我们关系好,更因为我们都是妈妈、是妻子,所以特别能够互相理解。”
近年来,车间凭借过硬的业务水平、团结的部门氛围等先后荣获“上海市三八红旗集体”“上海市巾帼文明岗”等荣誉。今年,喜讯再次传来,车间成功获评“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的荣誉。
“以此次获评‘全国三八红旗集体’为契机,我们整个团队正朝着学习型、创新型、技能型的方向来发展。”吴美表示,“我们将以此为新的起点,力争让‘喜时’品牌走进千家万户,更好地回报社会,为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贡献巾帼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