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普通的中学生,想要见到什么名人伟人,去多少国家旅游是不切实际的。因此我的眼界也不算开阔。但正所谓高手在民间,我们家的老解放军爷爷,开拓了我狭窄的眼界。
在解放战争期间,爷爷被派去贵州当兵。那黑红脸庞瘦弱似豆芽的他压根就入不了连长的法眼,但如命中注定般,他被炊事班“收留”了。和面、调馅这么简单的步骤,但是爷爷要做两三遍。也多亏炊事班班长脾气好,能不断地进行指导,爷爷最终包出了像样的饺子。就这样不断地操练,爷爷在部队里做了好几年的饺子。
又是假期,我和父母回乡下。刚进门就看见两只狗不停地围着爷爷脚边转,我知道他又在包饺子了。瘦弱的身影不停地在灶台边忙碌着。揉捏好的面团乖乖地待在湿毛巾下,用菜刀把面团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最后转身变成了一个个饺子皮。新鲜肉馅里和上麻油、葱和生姜,加上盐拌一拌,远远地就能闻到香味。在做这些工作的时候,老人浑浊的眼珠似乎焕发出不一样的光彩,和平日的严肃神情不一样,更多的是一种对事物的热爱。我不禁调侃道:“爷爷,可能你这一生都在包饺子吧!”爷爷爽朗地笑了,满脸的皱纹扭成一团:“包饺子不只是单单地包饺子,更多的是一种情怀啊!”从爷爷的皱纹里,我仿佛望见了岁月的沧桑和不变的执着。粗糙大手托着细嫩饺子皮,一勾一拨一按,饺子整齐地摆在了盘里。不一会儿,一盘子白胖的饺子下了锅。
爷爷不停地往土灶里放着柴火,熊熊火焰照在了他的黑红脸庞上,他对烧火的认真,毫无保留地展现了出来。锅盖渗着白雾,轻轻掀开,泡沫立刻沉到了锅底,爷爷小心翼翼地将遗留的泡沫捞了出来。最后的收尾工作,他用网漏将饺子捞了出来,薄薄的饺子皮里透着淡淡的嫩红,光是看,就已经让人食欲大增。
备上一小碟醋,轻沾饺子皮,咬上一口,那饺子味儿充满了口腔,没有味精却鲜美得让我欲罢不能。不单是饺子味,甚至还能尝出更多其它的感情!这种使人无法抗拒的味道使我陶醉,使我处在美味王国中!
饺子,还是普通的饺子;爷爷,还是那个慈祥的爷爷;味道,还是那股熟悉的味道。但爷爷对待包饺子那种执着的精神,让我敬佩,使我震撼,平凡的人事让我开拓了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