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法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崇明法院首次实现双向跨域立案~~~
崇明法院首次实现双向跨域立案~~~
崇明法院首次实现双向跨域立案~~~
崇明法院首次实现双向跨域立案~~~
崇明法院首次实现双向跨域立案~~~
崇明法院首次实现双向跨域立案~~~
崇明法院首次实现双向跨域立案~~~
2019年09月04日 星期三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崇明法院首次实现双向跨域立案
让数据多跑路 让群众少跑路
  □ 记者 沈俊 

  8月28日,崇明法院与安徽、浙江两地法院密切配合,通过中国移动微法院平台,首次成功实现双向跨域立案,为当事人搭建起跨域立案的“快车道”。

  当天上午9点,周律师作为原告代理律师来到崇明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就原告芜湖某弹簧有限公司诉被告上海某机床有限公司买卖合同纠纷一案申请跨域立案。原告依据双方签订的采购合同从被告处购买了液压冲床,并支付货款139200元,设备交付后,原告发现设备存在质量问题,被告遂将设备收回进行返厂整改,然而此后一直未完成设备整改及交付。

  因原、被告在采购合同中约定双方就合同内容及执行发生任何争议,向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因此该案应该由安徽省芜湖经开区法院管辖。如今正值酷暑,跨省立案路途遥远往来奔波不便,诉讼成本较大,于是周律师选择就近在崇明法院递交相关起诉材料,进行跨域立案。

  立案人员在初步查看材料后,登录“中国移动微法院”跨域立案平台。通过输入案件相关信息、上传起诉材料扫描件等一系列操作,立案申请即时提交到了安徽芜湖经开区法院。片刻后,立案人员在平台上收到了安徽芜湖经开区法院“已立案”的提醒,并查看到已加盖该院电子印章的案件受理通知书等法律文书。立案人员将上述材料一并打印交当事人签字,协助安徽芜湖经开区法院完成立案送达。全部操作在跨域立案专门平台上完成,整个流程仅用时15分钟。

  据了解,为切实推进跨域立案,最高人民法院以现有智慧法院建设成果为依托,在微信小程序“中国移动微法院”中新增“跨域立案”模块。当事人或其他代理人准备好起诉状和证据后,可就近选择法院办理立案接收手续。协作法院收到材料后,将起诉材料传给有管辖权的受诉法院。符合受理条件的,管辖法院当即立案,并将该案的受理案件通知书、送达回证等材料回传至协作法院,由协作法院将受理材料打印后送达给当事人。这一举措使得当事人在家门口的法院就能享受到与管辖法院相同的立案服务,缓解异地诉讼的奔波之苦,极大程度便利了群众诉讼。

  “跨域立案方便又高效,让我享受到在‘家门口’立案的便利。”从业近20年的周律师说,如果按照以前的流程,自己必须去安徽芜湖立案,上海距离芜湖400多公里,自驾前往单程要6个多小时,来回两地至少需要2天时间,可谓费时费力。

  当天下午,崇明法院立案庭在跨域立案平台上收到从浙江宁波中院提交的一项立案申请。该案也是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案件,由崇明法院管辖。收到材料后,立案人员即时查看相关材料,经确认符合立案条件,在电脑屏幕上依次点击“受理”“立案”,不到10分钟,便完成了登记立案。“已立案”的信息同步传输到浙江宁波中院。

  “崇明法院是距离上海市中心最远的基层法院,距离最近的飞机场、火车站、地铁站均需一个小时以上车程。跨域立案服务的推行,使得当事人可以就近申请立案,免去了‘进岛’‘出岛’的舟车劳顿,大大降低了诉讼成本。” 崇明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朱丹表示,崇明法院始终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不断提升诉讼服务便利化,坚持“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留给群众”“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路”的工作理念,为群众异地跨域诉讼提供全方位、零距离、无障碍的家门口诉讼服务。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综合
   第04版:要闻
   第06版:专版
   第07版:法治
   第08版:绿岛
让数据多跑路 让群众少跑路
警民合力处理事故救助伤员排堵保畅
“开学季”购置学生用品 一些细节要注意
上海市房地产交易相关知识(二)
对账之后又反悔 申请再审路不通
发挥生态优势 推动高质量发展
生活垃圾分类从被动到自觉
崇明报法治07让数据多跑路 让群众少跑路 2019-09-04 2 2019年09月04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