掏鸟窝是我们这一代人童年时期特别难忘的一件事。记忆中最早掏鸟窝的情景是在自家屋后的那片竹林子里。那时,我家屋后有一片竹林子,生长得特别茂盛,这个竹林子便成了我童年时期玩耍的极佳去处。
在竹林子里,我常常和小伙伴一起捉迷藏,找鸟窝。每当到了傍晚时分,竹林子里到处都是“叽叽喳喳”的鸟叫声,这些鸟儿我们统称为麻雀,至于具体有什么品种,我们也全然不知。
通常,鸟窝都是用稻草做成的,呈椭圆形的样子盘绕在竹子上面,很隐蔽。因为聪明的鸟儿常常选择竹叶茂密的地方,所以我们寻找鸟窝也就要格外细心。每当我们发现一个,就会小心翼翼、轻手轻脚地走到那根竹子下面,生怕惊动了窝内的幼鸟。当然,母鸟是绝对逮不到的,一有动静,就会马上飞走。我们先缓缓地把这根竹子扳下来,当竹子弯到能够伸手摸得到鸟窝的时候,就有同伴把鸟窝里的蛋取出来。有时遇上的是幼鸟,我们就看幼鸟的大小。如果幼鸟太小,我们也不忍心伤害它们,就原封不动地恢复原样。有时看到幼鸟可以扑打着翅膀学飞了,我们这些顽皮的孩子就把它们当作玩物,带回家玩耍。通常,鸟窝我们是不破坏的,我们期望着母鸟下次还在里面孵蛋。
如今想想,我们这些孩子也太不懂事了,好好的鸟窝,是幼鸟安详的栖身之处,却为何偏偏要去伤害它们呢?现在想来,后悔不已。